- 王世庆。1994。《清代台湾社会经济》。「台湾研究丛刊」。台北:联经。
- 曾品沧。2006。〈从田畦到餐桌:清代台湾汉人的农业生产与食物消费〉。博士论文,台湾大学历史学研究所。
- 谢美娥。2006。〈清中期台湾粮价变动及其因素试析(1738-1850)〉。博士论文,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
清代台湾稻米约可分成秫稻、籼稻两大类,秫稻多用於粿饼制作,籼稻则做为日常饭食,以後者最为重要。依灌溉方式,可分水稻、旱稻两种。若以收成季节区分,则有一年一收的大冬,春种夏收的早冬,夏种秋冬季收的晚冬,以及冬种、翌年春季收成的双冬等。清初台湾的籼稻主要为占稻、埔占、早占、早仔、圆粒等,除了占稻可种於水田外,余者多为旱稻,且以晚冬居多。雍正年间以降,新自中国大陆引入或本地自行培育之品种陆续增多,较常见者如三杯、乌尖、花螺、清游、格仔等。其中多数稻种可种植於水田,且为早冬品种。因此,中北部平原与下淡水溪地区乃成为台湾水稻主要产地。日治初期台湾总督府农事试验场进行详尽调查,并於1906年出版《台湾重要农作物》统计,台湾稻米共达403种,其中水稻379种,旱稻24种。
随着品种改良,产量迅速增加,每年皆有大量米谷输往中国大陆。据统计,在嘉庆年间,包括以兵米、眷米、平粜等名义配运,以及商人贩运至大陆各地的稻米,每年约达100万石。此尚不包括走私的部分。道光朝後,因洋米在中国市场的竞争,以及台湾人口增加、稻米内需扩大等因素,输出量渐减。同治年间以降,台湾北部山区茶业兴起,消费人口大量增多,反而需要输入稻米以弥补不足。
碾米多使用土砻,设置土砻之业者称砻户,清代收储大量租谷的大小租户,多兼营土垄间。因掌握大量米谷与加工设备,常可扩展金融借贷、进出口贸易等事业,扮演地方经济中心之角色。板桥林家开台祖林平侯即以米业起家。
及至日治时期,台湾稻米进入育种研究、改良时代。
中文关键字: 稻米 , 早冬 , 晚冬 , 砻户 , 土垄间
参考资料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