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hang, Kwang-chih & the Collaborators
- 1969 Fengpitou, Tapenkeng, and the Prehistory of Taiwan. Yale University Publications in Anthropology, no.73.
- 宋文薰
- 1980 〈由考古学看台湾〉:93-220,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
- 连照美
- 2000 〈考古学的理论与实践—卑南研究二十年〉,《国立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刊》55:5-31。
- 臧振华
- 1989 〈试论台湾史前史上的三个重要问题〉,《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刊》45:85-106。
顾名思义,粗绳纹陶文化最重要的遗物特徵,便是陶器表层具有粗绳纹。该文化的陶器陶质粗而较松软,通常含砂,且烧制的火候不高(约摄氏四百至五百度);表面的颜色以淡褐色为主,亦有暗红、浑褐、黄色的;器型简单,主要有碗钵及口部低、圆鼓腹且圈足低的罐;纹饰以绳纹和划纹为主,前者是以较粗之绳索压印而成的纹饰,主要施於陶器颈部以下的体部,几乎不施在口缘之上,後者则仅见於口部和肩部,纹样通常是两条或两条以上近於平行的线条,划成间断或连续的波折、直线、交叉等流畅的线条。石器方面,发现的数量和种类都不多,有打制石斧、磨制石斧、磨制石锛、网坠、石镞、有槽石棒等。
宋文薰认为,比较旧石器时代晚期之长滨文化与新石器时代最早期的粗绳纹陶文化之地域分布及文化内涵,可以发现粗绳纹陶文化与先陶阶段的长滨文化显然不相承接。粗绳纹陶文化作为一个已有制陶与磨制石器技术的文化实体,并非承继长滨文化传统,而是一个由海外传进来的新阶段文化。
粗绳纹陶文化,最早在台湾北部大坌坑遗址发现,其後在台湾南部与中部陆续被辨识出来。台湾东部的相关研究则较晚起步,1969年R.J. Pearson曾以泰源遗址的采集资料,提出东部有三群具先後次序的绳纹陶类、泰源陶类及阿美陶类,并且认为其中的绳纹陶类与西海岸大坌坑期的粗绳纹陶有关,但是他缺乏层位学上的证据。1980年代,宋文薰与连照美两位教授带领台大考古队进行多次的卑南遗址抢救发掘,发现在遗址堆积的最下层,有一绳纹陶文化层。
目前已知有大坌坑文化层分布的重要遗址,包括台北大坌坑、台北圆山、宜兰苏澳新城、台中牛骂头、台南归仁八甲村、高雄凤鼻头、台南科学园区南关里、台东卑南、金门富国墩、澎湖菓业A等。
关於粗绳纹陶文化的年代,有许多学者试图推论之:张光直根据遗址中相对的层位关系,并参考日月潭的孢粉史年代,推测大坌坑文化大约是在公元三千年前至一万年之前;黄士强利用采自八甲村遗址地表的贝壳,测定一个碳十四年代并经树轮年代校正为6300加减179B.P.;臧振华则在澎湖群岛发现以绳纹陶为特徵的菓叶期,将其年代范围定在4600-5100B.P. ,并且认为综合许多线索,台湾地区的粗绳纹陶文化之年代上限最早应该不会超过七千年前,最迟则在五千年左右而开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