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纶
2011-12-02 10:40:15   来源:   点击:

    考古学中文化遗物通常以材料及功能来进行分类,材料有以泥土烧制出来的陶瓷器;以天然矿岩为材料的石器、玉器等;以矿石炼制而成的金器、银器、铜器、铁器及玻璃;以生物骨骸材料为主的骨角器、贝器、木器等,至於功能,则通常依器物型态及使用方式来区分。

      陶纺轮是一种泥土烧制的小型复合工具。以陶土手捏成形,以尖状器穿洞後再予以烧制而成。器型均以圆锥形为主,依外形大致可分两类三式:

    1. 单锥形:一面平,一面尖锥状,中间带穿。

    2. 双锥平均形:二面锥体大小大致相等,中间带穿。

    3. 双锥不平均形:二面锥体大小不同,中间带穿。

      此类器物依民族学资料得知是纺线的工具,因而得名,台湾新石器时代的各个不同类型的史前文化遗址多可发现,主要是陶制的,呈红色,技术为烧制。一般大小为直径2-5公分。

      这种原始纺纱工具,也叫纺砖。我们的祖先很早就使用「纺砖」进行纺纱。在中国各地许多新石器时代的遗址里,都会发现大量使用这种原始工具。所谓纺砖,是由陶瓷或石质作的圆形的「盘」,叫做「砖盘」,中间有一个孔,插一根杆叫砖杆。纺纱的时候,先把要纺的麻或其他纤维捻一段缠到砖杆上,然後垂下,一手提杆,一手转动圆盘,向左或向右回转,就可促使纤维牵伸和加拈。待纺到一定长度後,就把已纺的纱缠绕到砖杆上去。这样反覆,一直到纺砖上绕满纱为止。这种纺纱方法是很原始的手工劳动,既吃力又缓慢,捻度也不均匀,产量和品质当然是很有限的。

      目前中国大陆考古资料显示,距今6,000-7,000年前的阶段,长江流域中下游已广泛利用纺轮,以纺轮回转惯性把纤维加工成纱。台湾的原住民先祖,在几千年前已经懂得运用纺织技术。在台湾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就曾发现有树皮衣料打棒、石纺轮、陶纹轮、骨针等纺织工具。

    参考资料

    1. 卑南文化考古栈
    2. http://www.pnjh.ttct.edu.tw/web07/%E5%87%BA%E5%9C%9F%E6%96%87%E7%89%A9-%E7%B4%A1%E8%BC%AA.htm
    3. 中国古代科技馆
    4. http://159.226.2.5:89/gate/big5/www.kepu.net.cn/gb/technology/ancientech/ancientech_weaving/200312300083.html

相关热词搜索:[标签:关键词]

上一篇:糖业
下一篇:糖业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