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人文 > 历史知识 > 雾峰林家

雾峰林家
2011-12-02 10:52:49   来源:   点击:

    台湾历史上五大家族之一。雾峰林家之兴起是清代台人社会流动模式的范例,不但发展为中部大家族,而且代有才人出,直至战後。台湾历史上只有板桥林家可与比拟。

    林家的开台祖林石,1753年(乾隆18年)在大里杙(今台中县大里市)冒险采取武装方式拓垦,垦地400多甲,成为地方领袖。1786-1788年林爽文之乱,因受牵连而被抄家,卒於狱中。其媳转赴阿罩雾(今雾峰)另寻出路。其孙林甲寅有商业长才,在大里杙经商,「配米到大陆」,进而购地拓垦,成为拥有约4,000石之租谷的地主,林家再度为地方富豪。

    道光、咸丰、同治年间乃清廷内忧外患时期,林甲寅之孙林文察、林文明兄弟,参加太平天国之役(1859-1863)以优厚条件号召绅民捐饷募勇,协助平乱。1859年(咸丰9年),林文察率台勇渡海西征,此後转战闽浙;林文察「骁勇绝伦」,所率台勇亦善战,精熟火器,「能卧地以趾驾枪燃击,无虚发」;因此屡立战功,由游击而参将、副将、总兵,进而任陆路提督,一度署理福建水师提督。台湾仅有浙江水师提督王得禄堪与比拟。林家亦蜕变成为台湾最具影响力的家族。

    1862年(同治元年)至1865年戴潮春事件,林文察带兵返台平乱。林文明亦因功升至副将。由於抗清领袖均系林家族敌,事平後,林家蜕变为第一大家。此後下厝林家遂以武德传家,文察子朝栋,孙祖密,曾孙正熊、正传、正亨、正元等人,自清代至战後,数代均从军。

    林家因与台湾道台丁曰健结怨,1870年林文明以谋叛罪名,遇害於彰化县公堂,林家面临空前危机。经多年缠讼,1881年(光绪7年)方妥协结案。在林家低潮时,正逢台湾遭逢严重外患时期。1884-1885年中法北台之役,林朝栋在基隆立功,晋升道员。1885年台湾建省,刘铭传出任首任巡抚,林朝栋深受倚重,参与开山抚番、清赋等新政。1887年彰化县施九缎之役时,协助平乱,因此财势大增,直逼板桥林家。1893年林文钦以台湾府附生资格考上举人,顶厝林家转向文教方面发展。

    1895年,日本领台後,下厝系林朝栋奉令内渡,嫡长子林祖密亦回福建,变卖家产,参加国民革命。1915年(民国4年),加入中华革命党;1916年,召集漳泉革命者响应孙中山号召参加护国战争;1917年参加护法战争。1918年被孙中山任命为闽南军司令,收复福建仙游、永安、大田等七县。1918年创办闽南军「随营军校」。1919年陈炯明进驻福建,解散闽南军,林祖密改任「粤军第二预备队司令」。1923年孙传芳入闽,林祖密归隐鼓浪屿。经营农场、煤矿、垦牧等事业。1925年,军阀李厚基属下师长张毅命营长张溪泉乘夜逮捕林祖密,予以杀害。下厝系渐衰。

    顶厝系子孙大多留在台湾,关键人物林献堂(1881-1956),名朝琛,讳大椿,号灌园,林文钦之子。成长於清代儒家传统社会,大半生活跃於日治时期,从事民族、文化运动;初期参加同化会,争取台人之平等权。1920年代後发起台湾议会设立请愿运动,争取台人自决权。1930年代後,台湾总督府的压制益甚,台人内部左右派分裂,因而转向争取地方自治。1930年晚期,军阀势张,林献堂逆来顺受以待时。

    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赴大陆迎接陈仪,协助接收台湾。陈仪不但未予重用,连仅有谘询权的台湾省参议会议长都抵制不给。1950年,陈诚推动土地改革,由三七五减租至耕者有其田,林献堂成为最大的受害者之一。1949年参加观光团赴日,随即申请延长居留,以政治受难者身分取得永居权。国府一再劝归,始终以疗病为由推辞,直至去世。其日记云:「危邦不入,乱邦不居」,而「台湾者,危邦,乱邦也」。1956年9月8日抑郁而卒。此後,雾峰林家逐渐淡出台湾政治经济舞台。

    中文关键字: 林甲寅 , 林文察 , 林朝栋 , 林文钦 , 林献堂

    英文关键字 , Lin Chao Dong , Lin Wen-qin , Lin Hsien-tang

    参考资料

    1. 黄富三。1987。《雾峰林家的兴起:渡海拓荒到封疆大吏(1729-1864)》。台北:自立晚报社。
    2. 黄富三。1992。《雾峰林家的中挫(1864-1885)》。台北:自立晚报社。
    3. 黄富三。2004。《林献堂传》。南投:国史馆台湾文献馆。

    延伸阅读

相关热词搜索:[标签:关键词]

上一篇:青岐遗址
下一篇:隘线与隘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