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穿着丧服称为「成服」,自该日起凡举行仪式即须着孝服,闽南俗例於接板(跪接棺木进丧宅之仪式)、乞水(为亡者进行沐浴之仪式)前遵礼成服,客家则於做功德、出殡之前。不举行仪式时则带孝志,表示有孝在身,因此言行语默均须节制,出外办事也须遵守禁忌,以免触犯忌讳。现今社会为了出入之便,也有将孝志寄放於香炉边以免遭人嫌忌,称为「寄孝」。
古制须着孝服之丧期较长,现在则已缩短时间,通常於出殡或火化後即不着孝服,此後则带孝。带孝有「变除」之制,即变服、换孝及脱孝。脱孝便是脱去带孝物,古制三年丧满时脱孝,现在则是一年多,即「对年」後择期「合炉」就告期满。换孝是更换带孝之物,表示随时间经过,孝子内心的心境也随之改变。
变除是依亲疏等级而有不同,以表一家的伦理秩序,服丧较重的子辈披麻带孝,百日後换白毛线,对年则换青(父丧)黄(母丧),三年变红脱孝;孙辈苎,百日後换青(祖父)黄(祖母),对年换红;其余的辈分也是依时间逐步更换,直至脱孝。
中文关键字: 换红 , 孝志 , 寄孝 , 百日 , 脱孝
英文关键字 , wearing filial clothing , one hundred days after death , taking off mourning dress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