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葬
2011-12-03 09:17:37   来源:   点击:

    将灵柩由停殡处移往墓地,依时辰落柩下葬,然後掩土做墓头的一连串过程。移动灵柩的仪式称为出殡,依序为安钉、割柩、旋柩、启灵、辞客。「安钉」仪式需由子孙亲自进行,由长子咬下子孙钉,此时礼生或道士在棺木四端边钉边说吉利话,以喻出丁之意,这项仪节现今有省略或提前举行的情形。继之进行「割柩」,即於柩上削小木片,并与子孙钉一并放於香炉,等除服时一并焚化,以求子孙繁昌。然後进行「旋柩」,子孙旋绕灵柩以示不舍。完毕後即由抬柩者绞柩移动「启灵」,将灵柩移到灵车上,此时子孙跟着灵柩而出。启灵後出殡行列行至中途,必须停下进行「辞客」,由家属辞外家亲友不要送殡,其余亲友的送殡车则送到墓地。

    灵柩下葬前例须举哀,表示从此不见死者的容颜,然後便进行下葬仪式,先由土公及地理师於柩尾「放栓」,即打掉木塞以求屍身速腐;而後土公挽绳移柩下圹,过程中由地理师以罗盘定方位调整位置,解下绳索後才将铭旌(书写有官位、姓名的旗子)铺於柩上。随後孝男以麻衣盛土入圹,并呼喊「阿爸(母)起来」,表示亲葬亡亲,并呼叫其魂。完毕後由土公掩土,立墓碑及后土;灵柩此後即由土地公庇佑,故要祭祀后土,并在祭文中表示所居的阴宅已购置清楚,请求照料。

    安葬仪式民间原本多以土葬为主,因葬地有限,因而火化渐成风气,火化过程基本上比照土葬仪式进行,如择妥火化的时辰,事先向火葬场办理登记,火化前先由孝家祭拜,火化後由家属亲见火葬场人员将骨拣入骨灰罐内,所以「火葬」即等同土葬。孝子捧骨灰罐「进塔」,也是需要择定时辰,先在纳骨塔前祭拜;由於塔位多为八卦形,择妥座向,於择定的时辰将骨灰罐(拣骨则为骨罐)移入塔位,祭拜後即完成仪式。

    中文关键字: 安钉 , 放栓 , 火化 , 进塔

    英文关键字interment , cremation , cremation ashes pot , departing for the cemetary

    参考资料

    1. 台湾现行丧葬礼俗研究小组。1883。《台湾地区现行丧葬礼俗研究报告》。台北:中华民国台湾史蹟研究中心。
    2. 李丰楙。1994。〈台湾民间礼俗中的生死关怀〉。《哲学杂志》,8。
    3. 徐福全等。1994。《丧葬礼仪篇》。「礼仪民俗论述专辑」4。台北:内政部。
    4. 李丰楙。1996。〈道教斋仪与丧葬礼俗复合的魂魄观〉。《仪式、庙会与社区会议论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
    5. 徐福全。1999。《台湾民间传统丧葬仪节研究》。台北:徐福全。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宜兰鸭赏
下一篇:守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