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人文 > 民族知识 > 平埔族公廨

平埔族公廨
2011-12-03 09:23:13   来源:   点击:

    荷兰人文献中,「公廨」意思可归纳为三种:一是议事公所(meetinghouse),二是青年会所(dormieory),三是宗教场所(temple)。如今只剩下宗教场所,是祭祀祖先之处,类似汉人的「庙」。

    公廨型式以芧草、竹子为材料,中留一门,三面竹矮墙,背面竹墙。而公廨内陈设有「将军柱」、「向神座」、神桌、瓮……等。

    六重溪公廨位於石牌部落,为传统茅草、竹材公廨,是目前南台湾唯一茅草公廨。公廨旁植有平埔圣树刺桐、过山香、圆仔花、鸡冠花等。一切建设尽量保持传统,连洗手台也是用石臼做成,而护坡则采「叠石」墙,不用水泥墙。

    公廨原本为平埔族人重要议事与交通中心,但由於时间及历史变迁,公廨大部份早已汉化失去原有功能,仅剩祭祀祖灵。

    祀壶在部分民众家中仍可见,因喜阴暗忌火,所以供奉於墙角,俗称「壁脚佛」,现代祀壶大都以大小啤酒瓶各一,大瓶称老君,为男性;小瓶是太祖,为女性。

    平埔子民信仰太祖老君,每年3月28日为老君生日,6月16日为太祖生日,祀品有甜米糕、咸油饭、槟榔、酒、鸡、鸭蛋和肉。

    平埔族公廨主要祭拜阿立祖为主,早期公廨都坐北朝南。公廨外貌主要以竹架起草寮,并以香芧草铺在屋顶,三面竹壁南面即为出入之大门,由於受到汉人文化影响,传统式公廨已不复存,取而代之是汉人应公庙式小祠,公廨内部配置主要以阿立祖石碑为主体,并搭配瓶子或壼或圆形石块,平埔族人相信瓶子或壼可用来关问灵。

    平埔族公廨兼有集会所及宗教祭祀两种功能,台湾西南部平原西拉雅族公廨,尚可见到阿立祖及壶之崇拜。

    参考资料

    1. 李乾朗,《台湾古建筑图解事典》,台北市,远流出版,2003,p.228
    2. 六重溪平埔文化园区介绍http://icada.ho.net.tw/placesix.htm
    3. 内门乡平埔族探源http://nelmen.tacocity.com.tw/aar.htm
    4. http://jiali.tacocity.com.tw/ji84.html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尪仔标
下一篇:冈山豆瓣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