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人文 > 民族知识 > 平埔族走镖

平埔族走镖
2011-12-03 09:25:09   来源:   点击:

    所谓走镖乃是一种青少年赛跑比赛,是中南部平埔族祭典中特殊的风俗

    比赛当天,参加赛跑的青少年一大清早起床,不吃早餐就到指定的地点集合,长老们会说明走镖路线,由五人或七人一组,跑到折返点才回来,优胜者可获得花布或彩旗,族人认为这是最高的荣誉,大家都会携带酒、肉和米糕前去祝贺,通宵达旦,不醉不归。

    走镖另外一种说法叫「斗捷」,意思是比斗谁最敏捷。在过年赛戏、婚配择偶时,都要举行赛跑仪式。过年时,会和相邻的村庄一起约定一个日期,赛戏酣歌。一般要欢闹三至四天,有时候一年有两三次这种活动,可能在三月初,或在八月初,总是以稻子成熟的时节为依据。在游乐的最後一天,他们会穿戴整齐,一起到旷野上,以赛跑的快慢来定胜负。胜者为直,负者为曲。「……盛其衣饰,相率而走於境,是疾徐为胜负,曰『斗走』。或社众相诟 ,则以此定其曲直。负者为曲。」(周玺《彰化县志》)

    平埔青少年还注重训练斗捷。十三四岁少年,编织藤为篾,围着腹部和腰部,束紧使其变小,称为「箍肚」,这是为了跑起来更方便和灵敏一点。在《云林县采访册》中记载「从幼学走,以轻捷较胜负,练习既久,及长,一日能驰三百余里」。严格训练练就了飞毛腿。元旦时还常举行赛跑锦标赛。比赛时,在十里以外的树下立旗帜,帜上以红羽毛为标志,分为上、中、下三等。第二天早上,命令社中的青年们拼命地前往争夺锦标,上等的锦标自然为捷足者先得,他们取回锦标,钉在自己的门槛上,以示矫健。这种捷足先登者,称为「马达半」。

    平埔人运用赛跑来选择配偶。柴里社潘姓的平埔人约有一百余户,每年二月十二日,社里男女饮酒作乐,连醉三天,饮酒中还不时夹杂着快乐叫喊声。到二月十五日,全社男女起步奔走,这种活动叫做「起社」。将未嫁的少女安排在坛所或桥头,做为终点,原住民男子则一待发令,便起步竞跑,先到终点的,可以优先选择自己喜爱的少女为配偶。现保有此项习俗者有道卡斯、巴宰海、西拉雅等族。

    参考资料

    1. 范存甫主编《台湾传奇 原住民风情(下)》,台北市:华严出版社
    2. 1996/8
    3. 刘还月《台湾民间信仰小百科〔节庆卷〕》,台北市:台原出版社
    4. 1997/8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忌四
下一篇:弄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