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母
2011-12-03 09:26:12   来源:   点击:

    床母,就是所谓的床神,又称为公婆母,为孩子们之守护神。

    民间信仰之所以会产生「床母」这位神只,源自古代人们自然崇拜中之庶物崇拜(窗、灶、井、门等)。人一生中,几乎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床上度过,基於感谢与敬畏之心,便产生床神并供人祭拜。尤以无法行动的婴儿,其睡眠时间相当长,与床之关系也就更为密切。因此,民间乃以床母为孩童之保护神。

    据说,小孩白天受注生娘娘之照顾,夜晚则由床母担任保护工作。而孩子身上之胎记,便是「床母做记号」以利辨识。民间信仰中相信祭拜孩子生活中之要地「床舖」,可以使其平安顺利长大。另外长辈也说:小孩於睡觉时常会微笑,或做出奇怪表情,都是因为床母正在教导他,因此不可於此时吵醒小孩,以免打扰其学习

    一般说来床母并无塑像或画像可供祭拜。但有时会在床头摆上一只焚香的粗瓷碗,以代表床母神位。而民间以注生娘娘为主神祭祀之庙宇并不多见,皆以祂做附祀,而其旁边便配祀床母。祂们手中各抱一个婴儿,有好有坏,以表示婴孩之贤与不肖皆凭积善积德而论。

    关於床母之身分,据说为「三十六婆姐(祖)」或「三十六宫姐母」。相传三十六婆姐(祖)为陈靖姑於闾山,向许真人拜师学成下山後,经其收服之妖女。後改邪归正,并臣服其下,成为陈靖姑──也就是後来的注生娘娘──救产扶婴的得力助手。另一说法则认为三十六婆姐(祖)原为宫女,不幸被化作皇后的白蛇精所噬,後经陈靖姑相救而拜其门下,并追随其侧。

    参考资料

    1. 林茂贤,《万卷楼》,P.59-62。郑志明,《台湾的宗教与秘密教派》,P.210。铃木清一郎原着、冯作民译,《台湾旧惯习俗信仰》,P.580-581。林明义主编,《台湾冠婚葬祭家礼全书》,P.108、323。李秀娥,《台湾传统生命礼俗》,P.86。刘还月,《台湾岁时小百科》,P426-427。李丰楙审校、李秀娥编撰,《祀天祭地──现代祭拜礼俗》,P.63-64。李秀娥,《台湾民俗节庆》,P.138。http://www.fushantang.com/1004/d1008.html,福山堂。 http://www.tcrc.gov.tw/7Eve-F.htm,节俗专题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忌孕妇动刀剪、搬重物
下一篇:张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