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头师
2011-12-03 09:28:45   来源:   点击:

    传教拳术与武艺的师傅。通常也具备狮艺与传统医药的知识,与台湾汉人庄社的武馆组织有密切关系。清代以来,村庄的「头人」会号召男性子弟参加武馆组织,学习太祖拳、白鹤拳等传统拳术,一方面作为村社自我防御的组织,一方面配合村庙祀神活动出阵表演,狮阵、宋江狮阵、龙阵。

    武馆都有堂号,勤习堂、振兴社、同义堂、英义堂、集英堂等都是常见的堂号;清代台湾武风较盛,与武馆不无关系。武馆的堂主有时就是拳头师,也有堂主只是出钱出力的头人,自己并未习武。有些武馆是家族事业,传习祖传的拳艺;也有家业大者聘请拳头师在家中教授自家子弟,进而成为庄社的武馆。一地的拳头师,最初是外聘居多,日久庄内习武有成的人开始教授功夫,便以庄内自传的方式,一代一代传习下去。一个师傅可同时在许多地方传馆,并教导徒弟成为拳头师。台湾中部同义堂的开山祖师罗乾章武艺超群,其徒子徒孙在彰化县和南投县各庄社传馆甚多。

    农业社会中,拳头师常在外传馆,走江湖的人必须十八般武艺俱全,如伤科医药、草药知识等,少数的拳头师兼具择日、堪舆的知识,甚至阉猪、阉牛的技术等。现今社会,许多拳头师开设国术馆,为人治疗跌打损伤或推拿等,在主流医疗外,提供民俗医疗服务。

    中文关键字: 舞狮 , 传统医药 , 武馆 , 太祖拳 , 白鹤拳

    英文关键字lion dancing , traditional medicine , martial arts hall , Taizu boxing , White- martial-art

    参考资料

    1. 林美容。1991。〈阉牛师傅张树聪与他的治牛症处方〉。《民族学研究所资料汇编》,5:1-38。
    2. 林美容。1992。〈彰化妈祖信仰圈内的曲馆与武馆之社会史意义〉。《人文及社会科学集刊》,5(1):57-86。
    3. 美容。2002。〈同义堂武师罗乾章及台湾中部的武艺社群〉。收於《二十世纪台湾历史与人物:第六届中华民国史专题论文集》。第六届中华民国史专题讨论会秘书处编。台北:国史馆。
    4. 美容、谢庭辉。2007。《一代武师罗乾章:同义堂师祖阿乾师及其武术传承》。「阅读台湾」。台北:台湾古籍。
    5. 台湾武艺文化研究协会。2009年5月20日读取。http://www.twwy.org。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抽签
下一篇:招魂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