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字
2011-12-03 09:29:06   来源:   点击:

    传统占卜方法之一。又名测字,中国隋代称破字,宋代称相字。由於汉字为方块字,具离合析解的特性,拆字乃是求占者自占者备妥的字筒中随意拈取一字或求占者随手写上一字,占者就所写字的偏旁点画予以增、减、分、合,甚或打乱字的组构形态,参酌人事,判测祸福吉凶。

    拆字术起源甚早,确切起源难以考订,大抵自宋代谢石後已见盛行。明代张乘槎、清代范时行均为着名测字先生。今传拆字的要诀及歌赋、理论主要收录在《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艺术典?拆字部汇考》及清代程省《测字秘牒》中,前者载录有〈指迷赋〉、〈元黄克应歌〉、〈齐景至理论〉、〈字画经验〉及《新订指明心法》上、下等;後者系统归纳出拆字的方法,如测字十法:装头、接脚、 穿心、包笼、破解、添笔、减笔、对关、摘字、观梅;心易六法:象形、会意 、假借、谐声、指事、转注等六义原则;以及测字取格大法,双句格法,散格法,至理测字法及测字术歌诀等;其中阴阳、五行、六神、八卦的学说多有参酌阐述。

    周亮工《字触》一书为拆字事例釆录集大成者,其中记载如「文皇在燕邸时,尝微行诘一相字者,书帛字令相。其人即跪拜称死罪。上惊问故,对曰:『皇头帝脚,必非常人也!』又一人书帛字,曰:『是为白巾,君必孝服。』」相同一个帛字,却占卜出不同结果,完全就靠占者察言观色的功力。

    「拆字」不受时空场地的限制,有相当大的随意性,主要看占者如何审时度势,察言观色的相机解说。但由於「拆字」须对中国文字的字形结构、字音及字义的演化义涵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以至於对中国文化有基础的认识,故虽曾在电视频道及报章杂志上开辟专栏,却是昙花一现,在台湾并未如星座、血型般蔚为流行,倒是在坊间的命相摊上仍时见踪影。

    中文关键字: 测字 , 占卜 , 谢石

    英文关键字Chinese character divination , divination , xieshi

    参考资料

    1. (宋)何薳。1983。《春渚纪闻》。「唐宋史料笔记丛刊」21。北京:中华。(清)赵翼。1960。《陔余丛考》。台北:世界(据清乾隆湛贻堂刋本影印)。(清)俞樾。1967。《右台仙馆笔记》。台北:广文。
    2. (清)叶名澧。1966。《桥西杂记》。「丛书集成?简编」740。台北:商务。(清)陈梦雷编。1977。《古今图书集成》。台北:鼎文。
    3. (清)程省。1994。《测字秘牒》。收入洪丕谟编《中国古代十大预测奇书》(中国古代预测学研究)。河南:中州古籍。
    4. (清)周亮工辑。1978。《字触》。「笔记小说大观?二十一编」10。台北:新兴。
    5. 袁树珊编。1998。《中国历代卜人传》。台北:新文丰。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招魂葬
下一篇:指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