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棺
2011-12-03 09:29:25   来源:   点击:

    当屍体要入殓前,需要先准备好棺木,称为「买寿板」,然後选择吉日吉时将棺木接回家中,一般是以吹角乐音做为引导,由四名以上的抬棺者(或土公仔)用小卡车运到丧家,在路上若有经过桥或十字路时,需沿途放置银纸和红布一条,称为「放纸」,寿板运到离丧宅几十公尺远时要先暂停,此时,孝男等穿孝服哀嚎来跪接,俗称「接板」。

    要接板之前,需要先在左邻右舍的门口贴上红色的纸条,作为避邪之用。 接板时为首带〝一袋米〞(里面要放铜币,在现今则改为用红包),一副桶圈及一支新的扫把,有的会买水,为往生者净身用。然後把米与桶圈放在寿板上,俗称「碛棺」,新扫把则用来扫棺,同时孝子每人孝服衣裙都佩许多卷好的银纸在棺材前焚烧,烧完,棺木才抬进家里面,抬棺入屋时,要头先进去,以便入殓时头内脚外。

    参考资料

    1. 台湾省文献委员会《台湾婚姻丧习俗口述历史辑录-耆老口述历史(二)》p.72~p.136,台湾省政府印刷厂
    2. 客家殡葬礼俗-接棺《http://www.hakka-lib.taipei.gov.tw/funeral/002-3.htm》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挨粿
下一篇:按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