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筋经
2011-12-03 09:36:16   来源:   点击:

    一种内功功法。因为可以强化肌肉、强壮内脏、增强身体机能,历来颇受习武者所重视。虽然易筋经的起源有许多争议,但是他的功效却是受到各界人士所肯定,易筋经的练习方式有不同的方法,结合道家各门各派的呼吸与行气方式,本文以易筋经搭配中国医学12经脉的练习方法,来阐述与说明希望将武术的内功心法-易筋经与中国能量的流行方式-经脉的循行,做一个能量与身心灵整合,另此本文会就易筋经的起源与十二经脉动作导引的配合及易筋经对各种疾病的防治效果做一个简述。

    易筋经的起源

    《易筋经》,从天启四年(一六二四)到道光二年(一八二二),一直只有传抄本,道光三年起才印抄兼有。此後版本纷纭,繁简不一,内容亦多有不同,但大抵都有唐初名将李靖、宋代名将岳飞的部下牛皋的两篇序文。

    《易筋经》在明末少林拳发展的关键时刻,吸收了道教的气运学说,讲呼吸吐纳、守中积气、采咽阴阳、修练导引,形成了一套配合少林刚猛拳风的内壮理论与内功功法,很快就奠定了它的典范地位。

    易筋经与12经脉动作结合

    易筋经的招式练习与「十二经筋」及「十二经脉」息息相关,呼吸和意念需配合经脉运行,并以伸拔关节、强化肌肉骨骼来训练周身筋骨。

    易筋经能强化人体的真炁(後天气与先天气合在一起称作真炁),而且易筋经能运动肌肉与骨骼并增强功能,因此强化「十二正经」经脉的能量运送,也能使得「十二经筋」一起健壮,这样就能对於内在的脏腑、四肢的筋骨与周身的经络达到良好的保健功效。

    练易筋经的好处

    修行易筋经,能使人神清气明,通身舒畅。经由导引更能强化人体细胞组织之新陈代谢,对於「精、气、神」的强化以及美容养颜均有助益。易筋经为中国武术界最有效之练气内功,每日运行,日久自然於运劲上挥霍自如。时值今日工商社会科技先进,国人运动量相形减少,体能日渐虚弱,藉由练易筋经,可延众之精,强众之气,增众之神,并强健体魄於无形。

    易筋经与经络

    顺序 招式 图 经络

    1 韦驮献杵第一势

    肺经

    2 韦驮献杵第二势

    大肠经

    3 韦驮献杵第三势

    胃经

    4 摘星换斗势

    脾经

    5 倒拽九牛尾势

    心经

    6 出爪亮翅势

    小肠经

    7 九鬼拔马刀势

    膀胱经

    8 三盘落地势

    肾经

    9 青龙探爪势

    心包经

    10 卧虎扑食势

    三焦经

    11 打躬势

    胆经

    12 掉尾势

    肝经

    结语

    易筋经与中医的12经脉搭配练习是易筋经众多练习方式之一,对於身体经脉的畅通,五脏六腑的气血循环有显着的强化作用。

     

    中文关键字: 易筋经 , 经络

    参考资料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东山鸭头
下一篇:普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