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提及山田烧垦的流程,大致可分为下面几个步骤:择地、砍伐、焚烧、筑田舍、开垦、种植、保护、收获、休耕。
在原住民决定要开发新垦地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选择适当的垦地,因为山田烧垦农业在耕作的时候,是不刻意施肥的,因此原本土壤的地力、光照与风向等先天条件就格外的重要。垦地的选择通常都选择在部落的领域之内,村落与森林之间的山坡地上。
选定好垦地之後,会先在垦地的四周清理出约两公尺宽的边界亦充当防火线。然後用配刀将垦地之内的灌木与树木砍下铺於地表。然後放火将砍下的木材与杂草焚烧以清理垦地,焚烧过後的灰烬,就直接地成为最好的天然肥料。且垦地经焚烧之後,地温提高,可以驱除害虫,并且减低因落叶堆积所产生的有机酸酸度,有利於未来的耕作。在垦地焚烧完後,静待数天让其冷却,原住民便会在垦地旁建筑简单的田舍,作为农务的休息之所。然後开始重要的整地开垦工作。
整地的时候,由於植被已经烧尽,主要的工作是捡石与堆石。由於大部分的垦地都是山坡地,因此将垦地当中的石头集中堆起,除了方便耕作以及扩大种植面积之外,最主要的功能是作为开垦成旱作梯田时防止水土流失的石堤。越是倾斜的垦地,石堤的高度就需要堆得越高。并且在石堤的周围种植瓜类作物,其茎藤在石堤上蔓延,一来利用堆石之间的空隙,二来可以巩固石堤。从砍伐到开垦是最辛苦的阶段,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资源,部落里通常会发展出换工团体,以维持垦地时大量人力的需要。
垦地完成之後,则开始种植作物。作物是采取混种的,一般是采用高茎作物与短茎作物相配合,以确保全年皆有收成。如粟(小米)与甘薯或芋头混作,或者陆稻与甘薯混作。主作物粟可以耐各种气候且长年保存,而甘薯则较无丰凶之差,有备荒的效果。混作时,甘薯的藤蔓有助於防止土壤流失,确保主要作物粟或陆稻得以充分滋养,且甘薯的土壤适应力强,既使在地力将耗竭的最後一年栽种,也能生存而达成充分利用地力。
山田烧垦的开垦、种植与收获,都不需要特别的农具,多半只使用简单的掘棒、手锄、配刀。配刀可用来割穗与砍伐。掘棒与手锄种植时用来翻土与埋入种子,收获时用来挖掘作物。
当一块土地按照这样的流程种植二到五年之後,由於不特别施肥的关系,地力会耗尽。而需要休耕,并重新寻找新的垦地。休耕的土地,则待数年之後,等其地力恢复,再重新的回来开垦。为了帮助休耕的土地恢复地力,各族都有在休耕地上造林的习惯,如排湾族会种植相思树,泰雅族会种植赤杨、榛苗。
通常来说,进行山田烧垦经济的部落,每家户都会有小型的垦地,进行轮耕。不过开垦往往还是经常性的工作,因为即使休耕使地力恢复,但人口的增加还是会逐渐的增加垦地的需求。
过去曾有质疑,传统的山田烧垦是否会破坏森林?其实森林并非原住民的农作的主要活动范围。日治时期营林局於浊水溪上游地区的调查书中指出:「森林与蕃人没有直接的交涉,其间尚有草原地」原住民对於森林的利用,主要是采集蕈类、茯苓以及打猎为主,农耕活动主要都在部落周围的山坡地,故山田烧垦的农业型态,对於森林保育并无冲突。
山田烧垦是一种精巧的农业平衡系统,其适应是顺服於自然环境。其农作型态模拟热带雨林,种植的作物种类繁多,并且行间作的方式。是一种植物种类普化(generalization)的农业。垦地农作物的养分来源,主要来自於原本的土壤地力,以及原有植披焚烧腐化後的养分。垦地并且具有一种紧密的覆盖结构,以减少阳光、水等的侵蚀。并且透过适当的植林与休耕,涵养地力。传统上,台湾的原住民都是采用山田烧垦的农业型态,一直到日治时期,保留地(准要存置林野)的划分,使得原住民的传统休耕地与轮耕地大减。传统部落领域遭压缩,烧垦所需要的耕地面积不足,日治当局采取迁移部落解决问题时,基於经济与发展的考量,而改采水田中心主义。并由於资本主义的介入,使得山田烧垦自给自足的生产模式受到挑战。山田烧垦的农业型态因此大为减少,但直至1970年代为止,依然有零星的部落,以传统山田烧垦的农耕方式进行农业生产。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