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社会里,祖先长辈所遗留下来的生活经验,对在世的子孙具有很大的帮助,因此人们往往藉由祭祖的方式来表达对祖先的崇敬。现存资料显示,商王祖甲时,曾对祭法进行改革,新祭法简单说,就是以祖先的忌日天干为庙号,忌日与庙号相对应。但由于先公和先妣众多,有时同一干日去世的先王不只一位,而一次又只能祭祀一位,因此其他等待祭祀的先王只能安排于下一旬的干日,这种祭法称为「周祭」,此外,还有对五世以内的祖先做一次合祭的「选祭」。从上述商代祭祖的说明,我们可以想见,当时商人对祖先的祭祀是多么重视且大费周章了。
从商代频繁的祭祀活动来看,可以想见每次所花费的精力、物力是何等庞大,商墓出土的陪葬品也可说明这一点。依照已挖掘的商墓来看,大部分的陪葬品,多属墓主生前的使用器物,也有少部分是专为墓葬而做的「明器」。此外,由于商人也用牲口当陪葬品,所以有些墓地也可以见到作为祭品或陪葬品的牲畜。然而最让人感到恐怖的,还是商人以活人殉葬(祭)的习俗,这也显示商代的宗教文化,在此时仍处在一个相对原始的阶段。
商人祭祖活动的受祭对象相当多,包括先王、先妣乃至先臣都受到祭祀,其祭礼在商王祖甲时进行改革,朝向轻远祖重近祖的趋势。在周初,周人对祖先祭祀的观念,仍受到商人相当程度的影响,例如周武王灭商后所举行的献俘告庙仪式,除了遍祭自家宗庙的先王外,更使用了大量的牲口作为祭品,这一点跟商人的祭祀行为相仿,也可说是周「因于殷礼」的表现。但往后在周公的制礼作乐下,周人逐渐发展出一套深具伦理精神的宗教思想,而这样的思想内容,也为中国宗教信仰的人文化特质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