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提出这样的观点,主要是依据以下几点:
第一,前面我们已经分析了关羽对于刘备的忠诚是天下无双的,因此,只要说刘备还活在世上,关羽就不会投降敌人,而会走遍世界去寻找。因为以关羽的战斗力,从下邳突围而出应当不是很难的事情。而之所以关羽先选择投降曹操,很快就又立功后冒死离开曹操,只能是关羽得到了错误报告:主公刘备已战死沙场,他已经没有了效忠的主公,才会选择投降曹操。
第二,关羽当时负责镇守徐州州治下邳,而刘备带着夫人,可能还有张飞等人驻守豫州的小沛,两地距离较远。以当时的通信手段,关羽短时间内有可能得不到小沛交战的准确情报(比如得到了错误的消息,但是没有时间再派人去小沛核实),而曹操就已经杀到了城下。因此,由小沛部分败兵带回的刘备战死消息,很可能让关羽信以为真了。
这样的事情,三国时期曾多次发生。比如曹丕禅代汉朝后,就曾经传出汉献帝已死的消息,不仅此消息传到了刘备的益州,也传到了遥远的魏国的凉州,当地的曹魏官吏还给汉献帝开起了追悼会。即使如皇帝是否死亡这样重大的事项,都有可能传出错误的消息,而关羽在距离远而且时间紧的情况下,得到错误报告也是很有可能的。
第三,刘备在小沛之战中,败得相当惨,传出刘备战死消息有可能。
《三国志武帝纪》记载:遂东击备,破之,生禽其将夏侯博。备走奔绍,获其妻子。
《三国志先主传》记载:五年,曹公东征先主,先主败绩。曹公尽收其众,虏先主妻子,并禽关羽以归。
《三国志先主传》注引《魏书》曰:是时,公方有急于官渡,乃分留诸将屯官渡,自勒精兵征备。备初谓公与大敌连,不得东,而候骑卒至,言曹公自来。备大惊,然犹未信。自将数十骑出望公军,见麾旌,便弃众而走。
根据《魏书》的记载,当时由于官渡之战即将开始,曹操面临袁绍十余万大军的进攻,刘备在小沛根本就没有想到曹操会亲自来进攻,因此没有做好迎战的准备。同时,曹操是对小沛发动了一次闪击作战,其速度相当快,在大败刘备,收复徐州,返回官渡时,袁绍主力竟然还没有开到黄河前线。
因此,刘备在小沛败于自己准备不足而曹操攻击神速。小沛之战的结果,是刘备在混战中仓皇逃走,妻子等被俘,还有大将夏侯博也被俘,大众都被曹军俘获。确实属于全军覆没。史书没有记载当时张飞是否也在小沛,不过根据以往刘备的经历,他一般是关张二人一人留守、一人跟随自己在前线。由此,张飞当时也应当在小沛,而且在混战中与刘备走失,自己突围南下去了豫州乡下隐藏。而刘备只身突围,方向与张飞却相反,是向北奔了青州。
由此可见,小沛之战对于刘备极凶险:不仅全军覆没,妻子、大将被俘,连最亲信的大将万人敌张飞都被冲散了不知去向。由此,刘备战死小沛的消息,很可能被逃散的少数败兵带到了下邳关羽那里,而关羽根据败兵描述的战场惨象,也暂时相信了这个后来证明错误的消息。
第四,是曹军在小沛速战速决,随后立即杀到了下邳城下,让关羽没有时间派人再去小沛核实主公下落。
当时的局势,很可能下邳城里的守军已经人心惶惶,关羽已经无法死守下邳了。我们知道,刘备手里的军队主力,其一是曹操给的镇守小沛的兵马,其二是杀掉徐州刺史车胄后得到的徐州驻军,再就是后来临时招募的散兵游勇。但是这些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还是曹操的士兵,一旦局势危急,自然会反叛回归曹操,这是可以理解的。加之小沛惨败消息传来,下邳城里自然士气低落。
于是关羽需要马上决定是突围,还是投降,因为守是守不住了。
以关羽的战斗力,加之曹军刚到估计还没有形成包围,突围是不会有太多困难的。但是如果败兵带来的消息确实,刘备已经战死沙场,关羽突围出去后,就没有了效忠的目标。那么他不如归附于曹操。这样的事例不少,比如张辽就在吕布死后归附了曹操。
因此,本文观点认为:关羽之所以在下邳选择投降曹操,而不是突围后去寻找刘备,并不是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编造的三大借口,而是因为当时他得到的消息是刘备已经在小沛之战中阵亡了。关羽失去了效忠的目标,从而选择投降曹操。
而投降后不久,关羽就知道了刘备未死,因为曹军在打扫小沛战场时,应当没有发现刘备尸体,但是暂时还不知道刘备的具体下落,这才有了关羽与张辽的一番对话。随后,在白马、延津之战后,关羽确实得到了刘备在河北的消息,于是立即拜书辞行。
虽然没有那一本史书明确记载关羽为何会投降曹操,但是综合分析后可以得出结论:关羽的投降,应当是源自于一个错误的战场消息:主公刘备战死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