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正当西夏刚刚攻破泾原城栅栏, 正商议如何修复。使者来来往往。
庆历三年(1043年),元昊又派遣贺从勖前来, 改名字叫曩霄, 称男不称臣。庞籍认为不合礼仪, 贺从勖说:“ 儿子事奉父亲,就像臣下事奉君主一样。如果能到京师, 天子不允许,再回去商议。”庞籍送使者到京师, 于是利用这个机会, 上奏说:“ 羌人很长时间没有与中原往来, 国人都担忧抱怨。如今辞理渐通, 一定会有改弦事奉中原之心, 请求派遣使者申述告诉他们。”朝廷采用了他的对策。元昊臣服后, 召庞籍为枢密副使。庞籍说:“ 从陕西用兵以来,朝廷和百姓都感到负担沉重, 请求合并省份减少官员, 退掉靠近要塞的士兵让他们在内地谋生。”朝廷听从了他的意见, 这样节省了不少守边的开支。改任参知政事, 授职工部侍郎、枢密使, 升任户部, 授职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庞籍初任宰相, 而且单独一人, 立即成为昭文馆大学士, 完全是破格特殊的任职。
明于料事
皇祐年间,侬智高叛乱, 朝廷多次出师不利,宋仁宗派遣狄青为宣抚使。谏官韩绛说武人不应当专任, 仁宗以此询问庞籍。庞籍说:“狄青起自行伍, 如果用文臣来辅佐他,会造成号令不统一, 还不如不派遣。”诏令岭南诸军, 都接受狄青节度。不久战胜侬智高叛的捷报传到朝廷,宋 仁宗高兴地说:“狄青打败敌人, 是庞籍你的力量啊。”于是想以狄青为枢密使、同平章事, 庞籍为此力争, 朝廷不听。岭南平定后, 二广举人推恩者达六百九十一人, 论者认为过分。
皇佑五年(1053年),兖州学究皇甫渊由于捕捉盗贼有功, 按照法律规定应当奖赏钱, 皇甫渊多次上书请求朝廷任用。道士赵清贶与庞籍是姊妹亲家, 受欺骗替皇甫渊向庞籍求用, 于是与堂吏共同接受了皇甫渊的贿赂。小吏控告他们, 结果庞籍降职开封府, 将清贶捕捉, 发配到其他边远州县, 未到, 在路上就死了。韩绛上言说庞籍暗中吩咐府吏杖杀赵清贶来灭口供, 朝廷反覆核查没有此事。但上奏不断, 于是罢为郓州知州。居留数月, 兼观文殿大学士。授职昭德军节度使、知永兴军, 改任并州知州。
至和二年(1055年),庞籍要到永兴军任职,经汴京,当时宋仁宗问他,文彦博与富弼二人为相如何?庞籍客观地肯定了皇帝的做法,认为他们二人是不二人选,定是大宋之福。不过,庞籍还告诫了宋仁宗,说,既然用了他,就不要疑虑,不然就成了朝廷之忧了,这一点是为后世所用,既是为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道理。
庞籍是怎么死的
嘉祐二年(1057年),宋仁宗染病在床,而不能朝政,且他又为继位者之忧而沈溺于后宫及丹药房中,这使得大臣们焦急如焚。此时,庞籍曾中上疏, 请求选择宗室中的贤俊之士为皇太子, 言辞十分恳切。由于擅自听任麟州在白草平修筑堡垒, 而州将武戡等被西夏打败, 因此又为观文殿大学士、户部侍郎、知青州。升任尚书左丞, 没授职。不久,庞籍又被调往定州。
嘉祐五年(1060年),庞籍被召还京。此时已七十二岁高龄的庞籍自以不堪重新为任,就上书告老。无奈之下,朝廷同意了庞籍的请求,不久以太子太保致仕, 封为颍国公。
嘉祐八年(1063年)三月,庞籍去世, 终年七十六岁。这时宋仁宗身体不适, 废朝、临奠都未实现, 只派遣使者吊唁并资助其家办理丧事。同年六月追赠司空, 加侍中, 谥号庄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