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卖官鬻爵的大员会选用一个田间吟诗的农民为官呢?是“董卓之乱”成就了孔明之类的民间奇才,是这些民间奇才风云际会、群策群力,才推翻了旧世道,建立了新政权。
网络配图
东汉末年十八路诸侯并起,到后来三国时等于只剩三路,看看胜出的人才,多是 “山野村夫” 出身。在起初讨董卓的十八路诸侯中,领军人物是官宦子弟袁氏二兄弟:袁绍与袁术。然而,这两位贵族之后最后无一成事。真正成事、成为日后三国之主之一的,反倒是不被他们看好的、起于民间的鞋匠刘玄德。后来的三国之主,在十八路诸侯中都算不得什么 “巨头”。曹操还算是比较有实力的一路,孙权的父亲孙坚只不过是居中的一路,而刘备刘玄德虽打着“皇叔”的旗号,其社会身份不过是个民间鞋匠,他的左膀右臂,一个卖绿豆的关羽,一个杀猪的张飞,他们当时仅带着一小路人马、只能依附在公孙瓒那路,是一路诸侯中的一支小分队,谁会料想这只“民间小分队”以后会得到三分之一天下呢?
《 三国演义》以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开篇,除了作者罗贯中尊刘正统的价值观,还有一个重要的出发点却被读者忽略了——刘备阵营全是起兵于民间的“草根精英”,他的天下比之孙权子承父业来得艰辛得多,完全是打拼出来的。刘备队伍中,具有万夫不挡之勇的关羽、张飞都来自民间,而看看当时袁术与曹操对待民间人才的态度,便可知这两路诸侯的未来。
网络配图
袁术仅仅因为关羽、张飞是小小“马弓手”、“步弓手”,就恨不得将其哄出。论资排辈,是最没见识的领导。除曹操、孙坚之外的十六路诸侯,在人才战略上与袁氏二兄弟大同小异,大多或有眼无珠、或前恭后倨,所以,逐鹿中原途中作鸟兽散也合乎天理。
英文中有句谚语,叫“宝贝放错地方就是垃圾”。对这句谚语,想必两千年前的诸葛亮、吕蒙、郭嘉等士感触颇深。这三位是三国的扛鼎人才,皆出自寒门、来自民间,分别被三国之主刘备、孙权、曹操本着“唯才是举”的原则纳入。
如果他们投入的是其他十几路诸侯的怀抱,还会有后来的大展宏图吗?三国之主对待人才相当低姿态,不问出身,礼贤下士。他们的重要谋臣与战将大多来自民间。正是民间人才,构成魏蜀吴三国各自强大的“人才库”……历史长河里,一再出现“人才在野”的滚滚波涛,为何“人才在野”、奇才多是“山野村夫”出身?
网络配图
在封建僵化的人事体制下,易生麻木不仁之徒,呆在体制内时间越久越失活力,活力在民间。封建官僚体制强调“守势”,守住祖宗之法,保持官位及辖区稳定,直至以僵为稳,稳定到失去活力;而体制外的民间有它的流动性,尤其民间的年轻人渴望求变脱颖而出,所以他们反应敏锐,很容易追随甚至领跑新生事物。他们没有什么输不起,因为他们除了才能,一无所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