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祥得到兄长雍正皇帝倚重的王牌:忠诚和谦卑

2020-11-06 22:25:01 作者: 允祥得到兄长

  在康熙朝末年,能使皇帝反感至极的事必定和对最高权力的争夺有关。诸子的纷争不仅扰乱了国家正常的政治秩序,也让老皇帝惊恐地看到了诸子在温情面纱背后残酷的地位竞争和对权力的极度渴望。在第一次废太子事件之前,皇太子所流露出来的对权力的过于直白的欲望已使父子之间的关系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惯于猜测皇帝意向的大臣们觉察到老皇帝似乎已有意更换继承人。何焯在给其兄的信中说,早在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允祥便被视为最有可能取代胤礽当太子的皇子。何焯又在致其弟的信中记述了当时的情况:杨君国维已分与十三殿下处读书,昨选新庶常为各邸伴读,圣明谓诗文皆无出杨君右,殿下又钟爱者,将来遭际不可知。意即十三殿下有可能成为新的皇位继承人。康熙皇帝对这些揣度不会没有耳闻。在他垂暮之年,任何一个试图觊觎皇权的人,不仅直接对他构成最大的威胁,而且也直接触及了康熙帝的隐痛。因此,他把所有的皇子的言行举止,凡稍涉与继立有关,便不问青红皂白一律视为别有用心而加以痛斥和惩治。尽管在此以后,有关允祥将会成为新的继承人的议论不了了之,但康熙皇帝还是把他作为一个阴险叵测之人,处处审视,时时提防。在老皇帝初次病倒时,曾传谕旨给步军统领托和齐,说曾于御体违和之际,人言甚乱,此言皆出自正蓝旗地方,命托和齐留心。允祥恰属正蓝旗,老皇帝无非是在暗示,允祥及其属下人等在他病重之际诅咒他,并为允祥将成为新君制造舆论。这也许就是允祥获罪于父皇之处。我们无法知道允祥在面对亲信下属们一度的青睐时是如何举动的。但当时的允祥肯定也是充满抱负,希冀有所作为的。就目前所能够找寻得到的全部资料看,这就是康熙皇帝冷落他的主要原因。

  二

  但不管允祥有意还是无意争夺储位,他的所有的希望都因为老皇帝的冷落而被扼杀,他也不可避免的深感一种政治的冷酷和残忍。然而他不能、也不敢表现出失望和怨愤,倒是必须表现出超脱、潇洒和一种在政治旋涡中难以伪装出来的疏离。

u=3221459878,4001647380&fm=11&gp_副本.jpg

网络配图

  如果允祥没有受到废太子事件的牵连,康熙皇帝可能会给他一个很不错的政治前途。但是,在争储斗争达到白热化的情况下,康熙皇帝对他的否定不仅毁了他的前程,而且也使他失去了争储的资格,甚至也失去了与其他兄弟进行正常交往的可能。从允祥在雍正朝所作出的政绩可以看出,他绝不是庸碌无能之辈。所以即使他没有争储的意向,也绝不会容忍一生的沉寂。他在《月夜》诗中如是说:“虚廊晏坐夜深深,偶得新诗喜独吟。万簌无声风不动,一轮明月印波心。”允祥晏坐寂寞长夜恐怕更多的是对自己行为的反省,还有对前途命运的思考。他遭受打击的事实告诉他,如果他再继续保持对政治的热忱,或仍然明显地保持对权力争夺的关心,只会给自己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因为,结党营私是康熙皇帝极度厌恶的行径,他曾警告诸皇子,“如有钻营为皇太子者,即国之贼也。”可是,允祥也像他的那些兄弟一样,不甘心一下子从政治中心、天皇贵胄的身份变成未来的边缘人物。因此允祥注定了同样是一个不甘寂寞的人,在《奉怀兄雍亲王随驾热河避暑四首》中他对兄长能随侍父皇身边流露出羡慕之情,这说明他的内心并非静若止水。他所有的理想和前途因惹怒了父皇而化为泡影,如今虽不是阶下囚,但却如同被折断了翅膀的鸟儿再也无法飞上凌霄。在康熙一朝,虽然允祥得到了康熙皇帝的“鉴宥”,但再也没有被重用的希望。他只能把东山再起的希望寄托在下一个皇帝身上。在诸兄弟中,允祥与胤禛最为要好,虽不是同母所生,但却亲如手足,“昔幼龄趋侍庭闱,晨久聚处,比长胤禛遵奉皇考之命授弟允祥算学,日事讨论,每岁塞外扈从,形影相依”。所以胤禛更有可能是允祥的希望所在。

  雍正帝继登大位后,在回忆康熙帝晚年那些微妙而又险恶的时光时曾说:“朕(雍正帝)扈从(父皇于)塞垣,(怡亲)王亦间有寄怀之句,片楮寸缣,朕皆爱而藏之,得王诗三十二首。”允祥是一个内敛但又不乏谨慎之人,他不会轻易暴露他的情绪,但“诗言志”,这三十余首诗毕竟是有感而发,是情绪外化表而出之的重要证据。允祥在给胤禛的祝寿诗中写道:“朱邸廷开介寿时,九重恩眷集繁禧。纯诚自是承欢本,仁厚端为受福基。”这无疑是在暗示胤禛在康熙面前至少比其他兄弟要多受一些宠爱。康熙也说胤禛“能体朕意,爱朕之心,殷勤恳切,可谓诚孝”,而且“事曾祖母孝庄文皇后,祖母孝惠章皇后,备膺慈眷,侍奉圣祖仁皇帝,孝恭仁皇后,尽礼尽敬,尤能仰惬欢心,圣祖常称其纯孝。”胤禛的孝顺的确是换回了老皇帝的好感,在诸皇子不顾老皇帝的身体状况而疯狂角逐争胜的情况下,胤禛在父子亲情上所占有的优势无疑是占尽先手的,这也鼓励了以胤禛为希望的允祥。他进一步的暗示胤禛,“纵有驰驱力,宁酬豢养恩。长嘶频顾影,矢志效腾骞”。这虽是一首咏物诗,但通过它允祥委婉而且隐秘的表达了他的愿望,一个深具文武韬略的允祥正在争取一切能施展才华的机会,只要给他一个证明自己实力的空间,他会永远忠于这个给予他机会的人。

  允祥是睿智的,他用隐忍的生活方式和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暗示胤禛,自己已不再对任何人构成威胁,胤禛曾在《山居偶成》中写道:“千载勋名身外影,百年荣辱镜中花”,胤禛或许是在感叹世道沧桑,或许是在劝慰落寞的允祥,或许是在试探失意的允祥,不管胤禛是哪一种用意,允祥都表现得尘嚣远离、与世无争,他在《奉和兄雍亲王山居偶成》中说,“太平盛世身多暇,著屐携筇踏浅沙”他在另一首奉和诗中写道,“分明珍重攻文史,益信前贤蕴不穷”。这似乎表明,无案牍劳形的允祥更得意于这种轻闲淡泊的生活状态,以至于有更多的时间重温简约的书斋生活。所以他在《泛舟呈兄雍亲王二首》中写道,“尘念到来消已尽,始知山水有清音。”允祥俨然成了一个身处激烈斗争中之外的“闲云野鹤”,正因为如此,生性多疑的胤禛才会信任他,依靠他。没有直接的史料记载允祥在胤禛争储的实际活动中有多少贡献和行动,但允祥无疑是胤禛最坚定的精神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