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严,字正方,三国时期南阳人,后改名为李平。李严早年为郡守中的小官,因为能干而被人称道。荆州刘表调李严前往各处任职,后又被刘璋任为成都县令,皆是以才干被人称赞。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李严率军投降刘备,成了刘备的将军,为成都的平定立下了功劳。李严还随诸葛亮、伊籍、法正和刘巴一同编订了蜀中的律令《蜀科》,这也为后来的后汉法律奠定了基础。
图片来源于网络
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李严率领仅仅五千人,就击溃了聚众五万之多的马秦和高胜等人,李严由此被刘备升为辅汉将军,并为犍为太守。李严任命太守期间,也显现出了他卓越的政治才能。凿山,修建大道,兴土木,整修郡城,据说百姓和官员都十分欢心。不过李严为人却有着自私的一面,与部下曹杨和王冲都不和,致使两人一个辞职引退,一个归降北魏。
章武二年(公元222年),刘备东下伐吴失败,在白帝城任李严为尚书令。第二年又托李严和诸葛亮一道辅助少主,李严升为中都护。建兴元年(公元223年),李严被封都乡侯。自从刘备去世后,李严的自私一面便逐渐显现,一再为了自己的私欲谋事,忘却复兴汉室的大业。当诸葛亮率军北伐时,李严负责托运粮草,但是恰好偶遇大雨,导致粮草不能及时运至。李严书信叫诸葛亮退军,待到退军后,李严又辩解说粮草已至为何退军,意欲将责任推卸到诸葛亮身上。
结果自然是诸葛亮澄清了事实,李严获罪被贬为庶人。
李严和诸葛亮
李严和诸葛亮同是刘备当年的托孤大臣之一,李严被任命为中都护,掌管的是内外的军事,所以他的兵权起初是大于诸葛亮的。但是后来之所以被诸葛亮弹劾,并成功将其贬为庶民,是因为后期的李严渐渐鬼迷心窍,对统一的大事不感兴趣,而是在乎“小惠”。
图片来源于网络
建兴四年(公元226年),诸葛亮本欲发兵北伐,所以想要李严离开江州到汉中镇守。李严在江州已经是老大了,所以不想到汉中,百般推脱,期间还期望诸葛亮能让他任巴州刺史。因为考虑到合郡为州,会形成割据势力,对蜀汉是不利的,所以诸葛亮没有答应。先前李严也曾怂恿诸葛亮加官进爵,被诸葛亮驳斥。
建兴八年(公元230年),魏军南下直逼汉川。为了对抗敌军,诸葛亮调用李严的两万军队,但李严仍旧推脱不满,还放言说司马懿意欲诱降他。明白李严心中所想的诸葛亮上表令李严为骠骑大将军,其子接替江州,李严才肯情愿出兵。等到诸葛亮第四次北上伐魏的时候,李严负责粮草的押运。不过因为天气原因,运粮受阻,李严不作为命人通报诸葛亮建议退兵。可是诸葛亮退兵之后,李严又故意耍花样,说他粮草充足为何退兵,就是想将责任推卸到诸葛亮身上。诸葛亮认为李严已经是鬼迷心窍,不能在担当复兴汉室的大任,就搜集了所有的信件当面问李严的罪。最后是李严理屈词穷,当堂认罪了。
建兴九年,李严被贬为庶民。三年后,诸葛亮病逝于前线,李严听闻心知朝中无人能任用自己了。其实二人还是那种相互理解和尊重的人,李严对诸葛亮的抱怨,诸葛亮能够容忍。而李严被废以后,他相信只有诸葛亮会启用他,这是一种深层的理解了。
李严怎么死的
李严本和诸葛亮一样,是刘备临终前托孤的大臣之一。公元223年已是尚书令的李严又被刘备提为中都护,掌管的是内外的军事,在永安镇守。当刘备去世后,又被封为都乡侯。不过李严的命运并没有像他想象的那样一直步步高升下去。
图片来源于网络
建兴九年(公元231年),诸葛亮第四次出岐山,李严负责的是粮草 的运输。然而途中遇到阴雨不断,行程被耽搁,畏难而又不作为的李严传信让诸葛亮退兵。照办后的诸葛亮得来的却是李严的前后言行不一,说他粮草已至,为何退兵。同时李严又在刘禅那里谎称诸葛亮退兵是诱敌,一次掩盖其督军不力的事实。不过回军后的诸葛亮当堂摆出了证据,李严无从狡辩。
诸葛亮本以为李严只是有着贪图小利的毛病而已,哪知会颠倒黑白,所以将其贬为平民。
虽然李严词穷理亏认罪接受制裁,不过他还是抱有诸葛亮日后会起用他的信念在梓潼郡等着那一天,哪知道三年后诸葛亮意外病逝在前线。诸葛亮死后,蜀汉朝中剩下的是蒋琬这些后起之秀。这些主持国政的人即便清楚李严的才能,也会因为他的是先帝托孤大臣之一这样的高辈分而望而却步的,他们没办法将李严作为自己的属下。而清楚李严的才能,并且能够有宽宏的大量来重用他的人,只有同辈的诸葛亮了。然而此时诸葛亮已死,李严重新复出的希望也没了,所以不甘心的李严在痛苦中,激愤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