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义趣闻:武则天竟将私自铸钱的小官视为奇才

2021-04-01 13:27:11 作者: 演义趣闻:武

宗楚客本来唆使皇帝授予郭震这个职务,是想让他送死。结果郭震不但没死,反而因此立了功,宗楚客不禁十分气恼,竟然派了两个爪牙带了就地诛杀郭震的假诏书,前去安西都护府宣读。没想到,这两个爪牙还没走到目的地,半路就被突厥人杀死了。

面对宗楚客一而再的陷害,郭震决定反击。他给皇帝上书,要求斩了兵部尚书宗楚客,但宗楚客和韦后关系很好,中宗又一味和稀泥,于是此事不了了之。

唐睿宗登基后,朝廷召郭震回京,封他为宰相。这几年,郭震非常风光,仕途也稳步上升。他也知恩图报,在太平公主图谋颠覆皇位时,其他宰相(唐朝有多名宰相)都暗中附和,只有郭震坚决反对。当李隆基擅自起兵诛杀太平公主一党时,宫中大乱,大臣们都被吓得四处逃散,唯独郭震陪皇帝登楼观察情况。听说情况凶险,睿宗竟然吓得想跳楼自杀,郭震连忙劝住他,给他壮胆。大事平定之后,郭震被封为代国公,他的儿子也升了五品官。

郭震能混到这一步,已达到事业的顶峰了。再往上爬,恐怕皇帝就不放心了。正所谓“亢龙有悔”,烈日之后往往是倾盆暴雨。几个月后,睿宗让位给儿子李隆基。李隆基当随后集合军兵,在骊山下举行阅兵仪式。

9.jpg

网络配图

以郭震的威望和头衔(兵部尚书)担任这一百多万士兵的总指挥是名正言顺的。但是就在检阅军队的时候,李隆基突然借口“军容不整”而大发雷霆,要处斩郭震。多亏有重臣跪地求请,说郭震有大功于朝,不可杀。李隆基板着脸,好容易才饶了郭震的死罪,把他流放到新州(今属广东云浮)。

很明显,军容不整纯粹是李隆基在找茬,就算真的有军容不整,也不至于把郭震杀了。李隆基不过是想罢免他,把兵部尚书的职位安排给自己的亲信。

一转眼,郭震就从紫袍金带的代国公变成流放去岭南烟瘴之地的罪人。说什么泼天富贵、恩宠正浓,原来只是南柯一梦。平定西域,出生入死的艰辛,危急关头护卫先皇的奇功,全都被轻轻抹去,不留半丝情面。

十月的寒风里,郭震老泪纵横地离开了京城,踏上南去的行程。不久,李隆基加尊号为开元神武皇帝,大赦天下。这时有人给郭震求请,于是,李隆基又改派郭震为饶州司马。饶州地方偏远,司马又是六品小官,郭震这样的显赫老臣须对着年轻的州刺史行礼趋拜,显然是一种羞辱。所以,郭震赴任路上听了这个消息后,心情十分郁闷,自己半生戎马却落得如此下场,他越想越难过,最后竟忧愤成疾,还没走到江西,就病死了,年仅58岁。

郭震一生中有少年得志的意气风发,有青年迷茫的蹉跎不前,有盛年可心的金戈铁马……不管怎么说,郭震的一生经历足够传奇和精彩,仕途也足够荣耀,可惜的是,他功高震主却不知道急流勇退,以至于他最终没能善始善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