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败后,朝廷上下纷纷强调“汉奸”是主要原因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前线官员、将领很少向朝廷谈及英军的战斗力,相反,他们把大量的笔墨花在了对“汉奸”的谴责上。故而直到战争结束,朝廷始终没有集中注意力,去打量他们所对抗的这支近代化军队。他们的视野里,更多的是“汉奸”。前线官员纷纷上奏,把辖区内战事失利的主因归咎为“汉奸带路”
网络配图
“汉奸”一词,早在鸦片战争之前即已流行于清廷高层。1831年,御史邵正笏给皇帝上折谈“夷人”不守规矩的问题,其中提到:“又有汉奸……贩买年幼女子,售与夷人为婢。……内地书籍,不准出洋,近则汉奸多为购买,并有汉奸在夷处,课其子弟。”察其语境,凡为洋人购中文书,教洋人学习中文,即属“汉奸”。林则徐给“汉奸”下的定义则是:“私与夷人往来,勾串营私,无所不至,是以内地名曰‘汉奸’”,凡不经过官府而与洋人有往来者,全是“汉奸”;林氏赴广州禁烟时,即公开表示,要拿“汉奸”第一个开刀:“本大臣奉令来粤,首办汉奸”,并亲自开列了一份近百人的“汉奸”名单,且附有具体住址,责令广东布政司、按察司挨个抓捕。林氏禁烟期间,先后七次向朝廷奏报其整肃“汉奸”之成果;但按其“汉奸”标准,其中有无冤案,亦可想而知。
鸦片战争爆发后,朝廷上下更是言必称“汉奸”,关于“汉奸可恶”的奏报、谕旨比比皆是。譬如:广东方面,靖逆将军奕山、参赞大臣隆文等奏报称:“省城大小衙门,俱有汉奸探听信息,传送夷人”;琦善则奏称:“汉奸人面兽心,……临阵则仿造号衣,又与营兵无别,往往混入军中,真伪莫辨”。浙江方面,扬威将军奕经等奏报称:“查逆夷踪迹诡秘,江、浙一带,汉奸极多,往往窥伺军情,造言惑众”;“惟查逆夷每到之处,必先暗遣汉奸,多方探听,布散谣言,煽惑人心”;更声称宁波等地“人情险恶,半系汉奸”,战事失利,全因“汉奸”破坏:“曹江以东,到处汉奸充斥,商民十有七八,孰奸孰良,竟莫能辨”,“自兵过曹江,所有兵勇若干,俱为汉奸逐队细数,官兵虚实,逆夷无不尽知”。钦差大臣裕谦汇报定海之战失利,也同样奏称:“因该逆驱使闽粤汉奸,舍死登岸,众寡不敌,以致失事”;“至登岸逆匪,身穿黑衣黑祷,皆系闽、广亡命,夷匪随后指挥……约计总有万余人”。两江总督、直隶总督亦分别奏称:“汉奸之潜滋,随处皆有,查之无从查……”;“臣观该逆伎俩,总以汉奸为爪牙,失事各处,均有汉奸内应”……
网络配图
被范文澜称赞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的林则徐,自然也毫不例外地将“汉奸”当成了广州方面战事失利的主因。1941年初,广东大角、沙角炮台失守,林氏在给长子林汝舟的家书中,即明确将其归咎于“汉奸”。家书称:“此次爬沙角后山之人,大半皆汉奸,或冒官衣号衣,或穿夷服,用梯牵引而上。”又说:“此次廷寄(地方给朝廷的公文),此间竟不敢转行,然处处皆有汉奸探听事情,不出数日,自必尽知”。可见“汉奸祸国”问题,在林氏看来已严重到了何等程度。
雪片般的“汉奸祸国”奏折,让道光皇帝也患上了“汉奸恐惧症”
雪片般的奏折里满满的全是“汉奸祸国”,不由得深宫中的道光皇帝不信“广东沿海各处,汉奸充斥”,各处战事不利,“均系汉奸助逆”。正因为深信“浙省办理军务,不能得手,皆由汉奸充斥,助逆肆凶”,这位以勤勉、节俭着称的皇帝,才会给身处浙江前线的扬威将军奕经出主意,要他致力于对“汉奸”的策反工作,政策上要着力宣传“予以自新,悬以重赏”,如此“必有自拔来归,为我间谍者。”随着战事的推进,各方奏折里的“汉奸祸国”愈演愈烈,皇帝甚至开始担忧起京城的安全,在给军机大臣的一份谕旨中,皇帝特别交待,要紧紧守护住京城大门户天津城,千万不能让“汉奸”们潜入城中,与洋人里应外合。谕旨说:
“倘若这些逆贼因海口防御严密,分遣汉奸匪党,扮作商民、难民、僧道、乞丐及各色技艺人等模样,潜入城中,作为内应,我军纵能环卫城垣,力御外寇,而仓卒之际,这些逆贼汉奸在城内滋扰,或放火延烧,或冲门横突,如何才能抵御?穆彰阿你等要妥善商议,设法严防,断不可查办几个形迹可疑之人草草了事。须派出得力人手,处处留心,秘密侦探,使奸徒无处藏身,方为周妥。”(笔者注:本段资料引文较长,为便于阅读,编辑稍作通俗化处理,下同)
网络配图
数日后,皇帝再发谕旨,提醒军机大臣,不但要防备“汉奸”混入天津城,还须防备“汉奸”窜入天津郊外村庄。谕旨说:“(天津)所有南北两岸炮台将士,……必须派员严密稽查,勿令汉奸混入。天津五方杂处之地,最易藏奸,地方官已在城内城外,密派人手,分配街道,专司侦察,无论居民、铺户、店寓、寺观,一律编列保甲;并令地方绅士耆老协同稽查。方法已很周密。但自天津府城至大沽沿河两岸村庄,人烟稠密,军民良莠不齐,也务当设法时时访查,不可令汉奸匪徒潜入。所派人手,务须暗加侦察,不可草草应付,日久生懈,是为至要。”
事实上,汉奸问题远没有朝廷所想象的那般严重
道光皇帝对“汉奸”的恐惧,乃受了前线官员之骗。前线官员之所以纷纷在奏折里大谈“汉奸”带路祸国,多是为了推卸自身的战败之责。当然,也有少部分如林则徐这般的官员,是真的相信广东、浙江地面上“汉奸”多如牛毛。对“汉奸”的指控,确实有一部分属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