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是刘备颇为赏识,并在实践使用中得到肯定的杰出将领,其不仅是一员能上阵厮杀的猛将,更为重要的是一位很有实战谋略的帅才,与关云长风范颇似,与马谡恰恰相反。
一
当年,魏延只是一名部曲(即从属于某一位将军,地位较低),后屡立战功,是一位靠自己的才能打拼的草根英雄。刘备为汉中王时,没有任命与自己亲同手足的关羽或张飞,却破格提拔了当时无甚大名的魏延,为督汉中镇远将军,并兼汉中太守。此见魏延非同一般,确有过人之处。
网络配图
二
公元228年,诸葛亮踌躇满志,挥师北上,光复汉室,而上天垂怜,确实给了诸葛亮一个能够一举打败魏国的机会,但这唯一机会,却被“多智而近妖”(鲁迅语)的诸葛亮一手给错过了。这个机会,就是魏延为诸葛亮所献之计:出奇兵经子午谷,直取长安。
三
而当时的外部形势,对蜀攻魏相当有利。魏文帝曹丕已经病死,魏明帝曹睿即位不久,魏国政局不稳。而蜀国与吴国通好,且部队势气方面,诸葛亮携南征得胜之军,势气正盛,魏延、赵云、王平、马岱皆是能征善战之辈。内部形势,也是一片大好。先是公元225年秋,诸葛亮率军南征安定后,生产休息,致使政通人和,国力富强。公元227年,诸葛亮还向后主刘单,呈上了“出师表”,可谓气势如虹,大有不灭魏国誓不还之势。
网络配图
四
而魏国方面,蜀魏两国边境连年没有战事,魏国防务松懈,准备明显不足,正是突发奇兵的好机会。诸葛亮起兵之初,战果累累,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在诸葛亮出征时叛魏投降。大有一鼓作气,乘势一举灭魏之势。可以说,在伐魏之初,胜利的天平是倾向蜀国的,诸葛亮若此时,及时采纳魏延走子午谷之计,那么兴得胜之师,灭魏国不是不可能的。
五
用兵之道,应不拘于常法,出奇不意,以奇制胜,一味地稳打稳扎,稳中求胜,在瞬息万变的战场,只有贻误战机,坐失胜算。解放战争期间,粟裕大将最喜欢唐军事家李靖的一段话:“善用兵者,无不正,无不奇,使敌莫测。故正亦胜,奇亦胜。”(大意:正面交锋可取胜,出奇兵也能取胜,正与奇之间互相变换才能百战不殆!)
网络配图
六
从228年到234年的5次北伐中,诸葛亮没有真正从这第一伐魏中吸取教训,坚持采取拉长线稳步推进的持久战,越来越让国力弱小、供给困难的蜀国,心力不济,后援供及不上,战胜魏国也越来越遥远而变成不可能,以至于最后以卵击石。而最接近成功的便是第一次北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