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要评中国消失的古建筑,阿房宫一定得入选。古诗赋有这样描述:“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你看,连绵三百余里,一宫之间,气候不齐,我们常说的东边日出西边雨,竟在一座宫殿里呈现,这气派!
这名篇叫做《阿房宫赋》,很多人应该都知道,可遗憾的是,甚至它的原作者,唐朝人杜牧都无缘一见阿房宫真身,靠的全是想象和流承下得民间传说。为什么呢?原来,这座耗费秦国巨大人力物力兴建的宫殿(“隐宫徒刑者七十馀万人,乃分作阿房宫”),却不幸成为史上寿命最短的形象工程。秦皇挂了不过几年,远道而来的项羽,一把火就给烧了。
网络配图
那么,问题就出来了。项羽同志为何要将这恢弘的建筑群付之一炬呢?
当然,我们可以这样解读:阿房宫是农民苦难的象征,是秦朝奢华的象征,只有烧了阿房宫才能体现出项羽反对秦朝残暴统治的决心,才能换取广大人民的支持。当然,这或许是符合传统教科书模式的答案的标准配置:字正腔圆,满满的情怀,有象征意义、有反抗暴政决心、还有紧密地联系劳动人民。只是,这样的解读,无非是我们的一厢情愿,也拔高了项羽的政治觉悟。至少,在《史记》里是这样记载的:“屠烧咸阳秦宫室,所过无不残破。秦人大失望,然恐,不敢不服耳”。看的出来,项羽所做作为,根本是不得人心的。
不得人心,为何还要做?原因很简单:给人民一个下马威!潜台词大概就是:秦国的人民啊,你们瞧,秦皇是个多牛气的人物啊,可在我项羽眼里,不过冢中孤魂,惹得我不高兴了,不也是一锅端了?你们这些平头百姓,还不给我老实点,要是搞得我生气了,放把火把你们家也烧了。于是,就有了先前的记载:“恐,不敢不服”。
当然,项羽也不全是立威。至少,还有泄私愤的情绪在里头。
原来,项羽有个叔父叫项梁,是个很有本事的人,也是他的启蒙老师。后来在反秦的战役中,战死了。打战得死人,这本是常事。可死了是自己的叔父,项羽情感上受不了,在这样巨大的悲痛情怀驱使下,就有了后来名震天下的巨鹿之战,“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当然,项羽胜利了。到了秦都咸阳,看着阿房宫富丽堂皇模样,想想自己行军打仗那个风餐露宿,叔父还无端惨死,心里一个反差对比,情绪自然出来,索性放火烧了。据记载,这火烧了三月都停不下来,可见项羽心中的怨念多深。
网络配图
威也立了,愤也泄了,房也烧了,我们的文章也该结束了吧?如果就此结束,也许就太低估项羽了。其实,项羽这哥们烧房,或许还有一层较深的考量。《史记》有记载:“或说项王曰: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项羽答)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
什么意思?
就是有人给项羽出主意了,要他干脆就在秦皇的老家这安家生根算了,风水好。可项羽回答却挺搞笑的,风水好有什么用,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外面混得人模狗样有个屁用,得衣锦还乡,不然儿时玩伴狗娃啦、铁蛋啦,还有隔壁家老王、对门豆腐婆娘怎知道我混得如此风光?当然,项羽倒也说到做到,定都在自己的老家附近,彭城。
可是,回家就回家,烧房子干嘛?
回答这个问题,还得搬出《史记》:“萧丞相营作未央宫,立东阙、北阙、前殿、武库、太仓,宫阙壮甚”。
有人或者不解,文字记载的是萧何,和项羽何干?
网络配图
对,萧何和项羽没有太多关联,此时的项羽也早已乌江自刎了。但我们可以看看,萧何做了什么?大兴土木兴建未央宫,“宫阙壮甚”,那可是相当地气派。对于萧何的所为,当时天下初定的刘邦也颇为不解,问道:“天下匈匈苦战数岁,是何治宫室过度也?”萧何的回答是这样的:“非壮丽无以重威,且无令后世有以加也”。
你看,一句“非壮丽无以重威,且无令后世有以加也”,就核心思想出来了:宫殿象征权力威望,一定得气派,得彰显气度,使诸侯敬畏,使人民臣服,甚至连后世的人都是没有办法改进超越的。这下,知道项羽为何烧阿房宫了吧?宫殿是个人权威的象征,什么人住什么样的房子!
而我们项羽同志,刚才已经讲了,早做了衣锦还乡的打算,可这彭城宫殿,哪有阿房宫气派呢?分封天下的时候,这阿房宫究竟给谁住?这是个问题。恐怕谁住都不太合适。项羽这哥们,自诩为天下第一人,自命不凡,怎容许别人住着比他家大的房子,挑战他无上的权威呢?即便是空着,可把阿房宫这座前无古人甚至后无来者的宫殿华丽丽地放在前秦的老巢,难免不遭人觊觎,给自己留下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