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颇'负荆请罪“是真心的吗?廉颇是不是真的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一个人做错了事情,如果主动去找另一个人道歉,那他肯定是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之处,所以才在会主动去给别人道歉,表示是自己的错误,而在道歉的案例中,廉颇负荆请罪一定是非常有名的了。很多人都认为,廉颇是认识到了自己做的不对,所以才会去找蔺相如主动赔不是,将相和也是一段美谈,但事实真相当真是如此吗?廉颇真的可以意识到是自己的问题吗?但是如果没有意识到的话,他为什么要去给蔺相如道歉?
负荆请罪是历史上最为人熟悉的一个故事,这件事发生在大将廉颇身上。说到廉颇,后人也肯定不陌生,廉颇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因此廉颇的战斗力不可小觑。那么在廉颇身上,出现了两件事,就是负荆请罪和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战国时期是一段大乱世时期,这时候各个诸侯国也是征战不休的。每一个诸侯国都有属于自己的武将。那么在赵国时期,廉颇的武力值是最厉害的。公元前284年,廉颇大败齐军,这让廉颇开始扬名天下。从此开始廉颇正式征战沙场。
公元前283年,廉颇率领赵军长途跋涉,进入到齐国境内,这时候的廉颇开始征战阳晋,威震诸侯,廉颇班师回朝,官拜上卿。上卿是当时的高级爵位。此时的廉颇正是年少气盛的时候,这时候的廉颇年龄还不大,属于青年时期。
可是在大部分人的眼中,廉颇是一个胡子花白的老将军形象。其实这么看待廉颇是错误的,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可能与《念奴娇.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名句“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有关。时至今日,这句话几乎是尽人皆知了。
辛弃疾之所以说出这样的话,是从另一个侧面说出有谁会来询问,廉颇将军年纪已老,他的身体是否强健如故?也就是在映射自己。这个典用得很贴切,内蕴非常丰富。不过在当时的情况下,廉颇确实是年老了,这与负荆请罪时期肯定是不同的。
负荆请罪发生的时候,廉颇还是一个青年人。负荆请罪发生的时候,是处于廉颇武力值的鼎盛时期,也是一个人一生中最好的年华。负荆请罪之事发生在赵王与秦王渑池会之后不久,由此可以推测,渑池会的举办时间是赵惠文王二十年,即公元前279年。
负荆请罪记载在了《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后人正是根据这本史书才知道的负荆请罪。早年时期,廉颇打败了齐国,由此的廉颇的年龄肯定不会太小。公元前244年,廉颇与乐乘发生了矛盾,愤怒之下,廉颇投靠了魏国。
后来赵国开始不断的衰落,这时候的赵国被秦国连连进攻,此时的赵国变得岌岌可危。当时的赵王想要找到廉颇,毕竟廉颇是赵国人,肯定会对曾经的旧主有所顾忌。那么赵国就派出了使者,看到当时的情况下,使者自己都不相信。
年老的廉颇竟然在”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拉强弓。“那么根据时间的推算来看,负荆请罪发生的时间在公元前279年左右,到公元前240年,这时候的廉颇已经是身处楚国了。致死廉颇都没有回到赵国。那么这接近四十年的时间中,廉颇岂不已经上百岁年纪了?
也就是说,在廉颇的青年时期,出现了负荆请罪。那么年轻气盛的廉颇真的通过负荆请罪知道了自己的错误吗?负荆请罪中,廉颇知道了“将相和”的道理,以国家大局为重。现如今看来,根据史籍资料的记载来看,廉颇即使是在三四十年之后,也没有什么改变。
这时候的廉颇根本没有打算让自己改变,也可以说,经过了几十年的磨砺,廉颇没有半点改变,根本不以大局为重。赵悼襄王继位后,乐乘伐燕有功,这时候的赵悼襄王让乐乘代替廉颇做代理相国。假如廉颇吸取教训,肯定不会有所作为。
可是赵悼襄王任命乐乘之后,廉颇开始反击,竟然带领自己的私人兵马追砍乐乘。《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是这样记的:“廉颇怒,攻乐乘,乐乘走。”按照常理来说,这样的变动是很普遍的,也是很正常的。那么廉颇这样做显然是不对的。
这就显示出了廉颇的鸡肠小肚,只着眼于自己的官职待遇,稍有变动,就把“将相和”的道理扔一边了。由此说来,廉颇在负荆请罪之后根本没什么改变,只是在当时来说,廉颇暂时性的认识到了错误,可是之后就将其抛掷脑后。
其实在廉颇出走赵国之后,在其它的诸侯国中也没有得到重用。首先廉颇“遂奔魏之大梁”,流落到了魏国国都大梁。在魏国时期,出现了“廉颇居梁久之,魏不能信用”。到了楚国时也没有得到重用,最终廉颇在楚国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