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国知识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李适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公元805年,大唐贞元二十一年,在长安城的宫殿之中,唐德宗李适躺在病榻之上奄奄一息。历史上在唐德宗生命的最后几天时间里,唐德宗并没有表现出对大唐江山的眷恋,而是希望能够在临死之前能够在看到自己的儿子李诵也就是后来的唐顺宗一眼,援引史料的记载则是“德宗弥留,思见太子,涕咽久之”在这之后不久,唐德宗便彻底撒手人寰,但中晚唐时期的历史困局,却并没有随着唐德宗的离世而远去,反而愈演愈烈。
历史上的唐德宗,在位共二十七年的时间。而正是在这二十七年的时间里,唐王朝内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变化对于唐朝此后百年的历史,可以说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而纵观记载着唐德宗在位时期的史料,便能发现,唐德宗李适留给后世的始终都是一个矛盾的形象。那么,历史上的唐德宗李适,为何会是中晚唐时期最为矛盾的皇帝?
首先,唐德宗李适最大的矛盾点,正是在其一生的前明后暗上面。继位之初的唐德宗李适,率先做的就是罢黜四方贡品,释放宫中鹰犬,孜孜以求治,朝堂之上俨然刮起了一股“贞观之风”。但到了其在位的后期,也就是在“奉天之难”过后。唐德宗却开始逐渐亲近宦官,并提拔宦官。在敛财方面,唐德宗的表现更是无所不用其极,一时间上行下效,唐朝的吏治就此败坏了下去。而也就是以上这些情况,成为了唐德宗在位时期最为矛盾的地方。
实际上唐德宗在位时期,出现这样的情况,刨除唐德宗性格方面的原因,更多的解释应该在发生于德宗一朝的“奉天之难”上面。因为,唐德宗治理朝政前明后暗的分水岭,正是“奉天之难”。因为,自“奉天之难”之后,唐德宗认清了两件事情。一来,要想维持住局面,必须要有财政方面的支持,因为不论是征讨河朔的失利,还是泾原兵士的哗变,归根结底都在钱粮上面。
而第二件事就是重用宦官,德宗继位初期实际上所采取的是疏远宦官亲近朝臣的策略,但在“泾原兵变”之中,朝中大臣的表现却让德宗大失所望。以至于,自这之后唐德宗开始认为家奴要远比朝臣更为可靠,并命宦官掌管神策军,从而为日后的宦官乱政埋下了伏笔。
由此可见,发生于德宗一朝后期的吏治败坏与宦官乱政,从一定角度上来说,主要原因就在于唐德宗在“奉天之难”中观念的改变。这样的情况下,自然而然地就使得唐德宗的一生显得矛盾起来。并且,正如《新唐书》所记载的一样,唐德宗这个人有一个特点那就是“猜忌刻薄”,并从来容得下不同意见,这无疑加剧了其在位后期唐朝内部的混乱。
当然,唐德宗所以能够称得上最为矛盾,不仅在自身的前明后暗上。唐德宗的自身矛盾,所体现的地方则是在方方面面。历史上的唐德宗继位之初“视民如伤”,但在征讨藩镇缺乏军费的时候,又命酷吏向长安商贾索取军费,一时间搞得长安商贾家破人亡。而同样也是在唐德宗时期,唐朝对藩镇打击的力度最猛,但对其姑息也最为严重。然而更令人觉得矛盾的是唐德宗在位后期积攒的财富,同时也为宪宗一朝削藩之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可见,唐德宗这位处在中晚唐历史拐点的皇帝,要远比他的儿子和他的父亲要复杂要矛盾的多。
历史就是这样,深挖唐德宗在位的二十七年我们能够发现,唐德宗李适的一生充满着矛盾。纵观中晚唐时期的历史,能够做到如此矛盾地步的皇帝,估计也就只有唐德宗一个人了。以至于,其在位的二十七年时间,对此后唐王朝的历史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