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国知识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汉文帝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屯田制度,是我国历史上特有的一种土地制度,在其他国家的历史上,较为罕见。这种制度,最早由西汉汉文帝开创,在此后的各朝代中,一直被沿用。虽然历朝历代的屯田制度略有不同,但却都保留了西汉屯田制度的基本框架。屯田制度是怎样诞生的?它为何能在封建社会中一直延续2000年?
一、屯田制度的诞生历史背景
西汉立国以来,北方的匈奴一直是汉朝的心腹大患,汉高祖刘邦曾踌躇满志,可“白登之围”一役让他认清匈奴不可小觑。刘邦驾崩后,惠帝软弱,吕雉专权,匈奴更加肆无忌惮,冒顿单于甚至写信侮辱吕雉,但汉朝无力一举灭掉匈奴,因此吕雉也只能忍辱。吕雉去世后,吕氏集团被诛,汉文帝登基,匈奴数读侵犯边境,为了抵御匈奴,《汉书》记载:
文帝时,匈奴数寇边,太子家令晁错上言:“`陛下幸忧边境,遣将吏、发卒以治塞,甚大惠也。然令远方之卒守塞,一岁而更,不知胡人之能。不如选常居者,家室田作以备之。
《汉书》的这段话,是屯田制度的起源,即,汉文帝要对抗匈奴,大臣晁错认为:应该选择能在西北定居的人,在那里种田,这样才能长久。
晁错的建议,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在西北定居种田,为何就能抵御匈奴?因为汉文帝为了抵御匈奴,不得不派遣大量兵力驻扎西北,但驻军就要产生以下两个问题:
第一,匈奴是游牧民族,其骑兵机动性很强,往往让人防不胜防,汉文帝要驻军,兵马数量太少不顶用,兵马太多,国库压力就会很大。例如,文帝前元十四年,匈奴入侵,《史记·匈奴列传》记载:
十四万骑入朝那、萧关,杀北地都尉邓,人民、畜产甚多,遂至彭阳,使奇兵入烧回中宫,候骑至雍、甘泉。
匈奴十四万骑兵入侵,差点打到甘泉,匈奴进攻,汉朝防守,如果要防御他们14万机动性很强的骑兵,汉朝至少要双倍于敌人的军力,才有可能形成优势。那28万汉朝军队,一直驻守在西北,守株待兔,消耗巨大。
第二,西北边塞之地,大部分是荒漠,人迹罕至,生产力低下,驻扎几十万的将士在那,人要吃粮,马要吃草。当地的生产力不能满足军队的消耗,必须从中原内地大批量的运送粮草。古代没有机械,汉朝时期漕运也不发达,全靠人力、畜力来运输,消耗很大。关于古代军粮的运送消耗,在《十一家注孙子》中,曹操曾说:
计千里转运,二十钟而致一钟于军中也。
也就是说,在古代,靠人力押运粮草,如果运送距离是一千里,那么人、畜在路上将消耗95%,运达目的地时,粮草仅剩二十分之一。这个数据并不夸张,在很多兵书上都得到印证。
所以说,汉文帝要想通过在西北常年驻军的方式来抵御匈奴,必须满足两个条件,第一兵力要多;第二粮草要供应得上。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就会给汉朝财政带来巨大的压力,而这些经济压力最终还是要转嫁到老百姓头上。因此,晁错才提出屯田的建议。晁错的意思是:我们迁居一些百姓到西北,在那里开垦荒地,增加生产。以西北土地养活西北的士兵,就可以避免粮食运输中的大量消耗,这就是汉文帝屯田制度的原始雏形。
不得不说,晁错的这个建议,对汉朝,对之后2000年的封建王朝,影响深远。但晁错最初的屯田方案,仅仅是“民屯”,还不是“军屯”。下面我们来说一下具体的屯田形式和管理。
二、屯田制度的具体形式和管理
西汉的屯田制度,始于汉文帝,发展于汉武帝,成熟于汉昭帝和汉宣帝时期,其最基本的屯田形式,包括“民屯”和“军屯”两种。从“民屯”到“军屯”,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
1.最初的屯田方式:民屯
晁错最初给汉文帝的建议是“募民徙塞下”,这里的“民”,最初指的是流民。何为流民呢?这样从汉初国内的政治环境说起。刘邦建立汉朝时,封赏了大量的功勋阶层。这些藩王和公侯都有自己的封地,最初,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还能相互依存,但历经高祖、惠帝、吕后,到了汉文帝时期,土地兼并严重,《汉书·衡山王传》说“数侵夺人田,坏人塚以为田”。这些权贵们仗着手中的权力,侵占或低价购买百姓田地,大量的农民没有了土地,他们不得不背井离乡,变为流民。
流民数量的激增,他们为了生存,盗窃,抢劫等案件时有发生,是社会不稳定因素之一,晁错希望汉文帝能够把这些流民安排到西北边塞,朝廷分拨给他们土地,让他们在西北安居。这样做既解决了西北驻军的粮食问题,又为维护社会治安做出了贡献。晁错云:
“以陛下之时,徙民实边,使远方无屯戍之事;塞下之民,父子相保,无系虏之患。利施后世,民称圣明,与秦之行怨民相去远矣。”
为了招募流民去西北边塞,汉文帝下了很大功夫,不仅给流民们发放种子和农具,若有整个家族都迁过去的,还给了很大的税赋减免。在汉文帝的号召下,大批流民赶往边塞,屯田制度至此开始。
到了汉武帝时期,汉朝尝到了屯田的甜头,继续推广民屯。《汉书·武帝纪》云:
元狩二年,主父偃盛言朔方地肥饶,蒙恬城之,内省转输戍漕,为中国灭胡之本。武帝用其计,募民十万徙居之。
也就是说,到了汉武帝元狩二年,在主父偃的建议下,汉武帝又迁徙了10万百姓到朔方。据《汉书·食货志》记载,到了元狩四年冬天,汉武帝又从陇西、西河、会稽等地,迁徙72万人口,到西北去参与民屯。
需要说明的是,民屯制度,对朝廷来说有利,对百姓来说,利益更大。在农耕社会,土地是农民生存的根本,特别对于长期没有土地的底层百姓来说,到西北边塞去,朝廷会给他划拨一大片土地,有了这片土地,他就可以让全家衣食无忧。因此,民屯制度对朝廷和百姓来说,是一个双赢的结果。但随着屯田制度的发展,又一种形式的屯田开始了,那就是“军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