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的武力到底是什么样的?少年难斩文丑 中年苦战张郃 老年难胜姜维

2022-09-12 20:43:59 作者: 赵云的武力到

  今天中国知识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赵云武力之谜:少年难斩文丑 中年苦战张郃 老年难胜姜维,为何?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位列五虎上将的赵云,历来是众人最为推举的三国猛将,甚至因其完美无瑕,被列为三国众武将的形象代言人,以至于到最后,我们已经混淆了赵云到底是凭借武力为人所推崇,还是因为其深入人心的形象而被推崇。

  若以形象论,赵云确实比关张马黄长得英俊,然若在三国众武将中相比,赵云却并非唯一的帅哥,能与之相比的英俊名将还有很多,比如东吴孙策、周瑜,甚至吕布、公孙瓒也都是一流的帅哥。

  若以武力论,赵云的武力表现却是值得深究的,他的武力表现不像张飞、马超、吕布、许褚、典韦等人那么明显,比如张飞马超、马超许褚,许褚典韦,都是疯狂大战数百回合,然后以平局结束。其武力的能量有数百回合证明,其武力之高有数百回合决战而互相不能击杀和互伤来证明。

  这两个标准是很重要的,一般而言,如果双方单挑不能超过一百回合,若以拳击比赛的等级作为参考,最多算是轻量级。一百回合到一百五十回合算是中量级,一百五十回合到二百回合及以上,方为重量级。

  总的来说,以上两个标准体现了武将的三个方面:

  第一是力量。作为武将,力量值上不去,连兵器都拿不动,武力的基础就没有了。

  第二是兵器的使用。有了傲人的力量还不行,还得能熟练使用兵器,兵器的技巧或者说击杀本领,是一个武将的核心价值。比如关羽一急就玩拖刀计。

  第三个是耐力的比拼。然若力量相当、武器的运用技能相当,那么最后比拼的就是耐力,或者说持久力了。相同的力量对抗,不分仲伯的兵器运用,一时不能互相击杀分出胜负,于是耐力就成了最好的裁判。因为体质或体能原因,有的武将力量不错、兵器运用不错,可是耐力不行,时间久了必然有破绽,胜败则很容易判定。

  有了这些衡量的粗略标准后,我们回头再看赵云的武力表现。赵云一生战绩是非常多的,说起来那也是驰骋三国、横行无阻的风云人物。那么赵云的武力究竟有多高?因为赵云没有和吕布、张飞等人单挑过,所以无法给出比较明显的判定。因为从某种程度来说,吕布、张飞等人已经成为三国武将武力高低的一个评判准绳。

  既然想通过猛将吕布等人来判定赵云武力的愿望无法实现,那么赵云武力之谜到底该如何破解:毕竟他少年时60合难斩文丑,中年时又曾苦战张郃,老年却难胜姜维,到底为何?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让三国的常胜将军在单挑方面显得如此尴尬?

  那么今天我们就借助这三个武将来探秘一下赵云的武力情况。

  先说文丑,少年赵云为何60回合不能斩杀文丑?

  按照通常的印象和理解,文丑是属于力量型的猛将,与许褚、张飞是一个类型的。

  由于三国许多武将的出生日期都不详,故没有准确的年龄,文丑也是这样,不过可以根据出道的时间,进行一个大略的推论。文丑应是袁绍的直系旧部,也就是说袁绍回到渤海起兵,甚至在洛阳的时候,文丑颜良已经是袁绍的心腹之将。

image.png

  袁绍起兵的时间是在公元190年前后,这时候的文丑应该在三十左右,算是青壮年。而赵云出道的时间是在公元191年,此时的赵云是少年,年龄当在十五岁左右。

  对于武将而言,尤其是力量型的武将而言,年龄是很重要的。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退化,力量必然降低。当然年龄越轻,其精力和勇猛程度也越高。

  俗话说初生牛犊不怕虎,因此,赵云和文丑的对决在年龄上,不能说差异太大,而是各有优势。赵云年少,但是精力最为旺盛,而且不惧生死,更能增加其勇猛程度。而文丑若是三十多岁,则已是经历诸多战阵,技术更加纯熟,同时他的力量也并未过多消减。

  因此,在力量强大,技术更纯熟的情况下,少年赵云的优势便显得单一。在这样的对比之下,小赵云能与文丑大战60个回合,应该算是不错的成绩。若要求赵云斩杀文丑,则有点强人所难。因为这时候的文丑正处于人生的巅峰时刻,而赵云则刚刚出道,还不具备斩杀文丑的条件。

  所以说,赵云和文丑的单挑结果存在争议,实际上是因为打了一个年龄差。

  再说张郃,为何中年赵云要苦战张郃?

  到了中年时期,赵云的武力应该是进入高峰,为何却要苦战张郃?难道赵云不如张郃?

  张郃是河北四庭柱之一,如果按顺序,应该是排在第三,其武力是不差的,至少和文丑颜良等差距不大。既然少年时赵云能60合战平文丑,为何到了自己的巅峰时期,却不能快速战败或斩杀张郃呢?

  赵云和张郃一共直接正面交锋三次:分别发生在《三国演义》第31回、第41回、第50回。还有第71回,不过二人没有交手。

  交手的三次情况:第一次赵云和张郃战三十余合,张郃拨马而走。

  第三次是张郃和徐晃共同对战赵云,虽是战平,但这里有一个背景,当时曹军兵败,无论兵将都属于无心恋战,故此,此战基本算是无效战例。

  唯有第二次存在争议,这一次发生在长坂坡,赵云找到刘阿斗后,遭遇曹军围困。然看似围困,但实际上并无生命危险,因为曹操爱惜赵云之勇,乃下令不得斩杀。所以说,曹将基本都不上,要么不卖力打,士兵则也是作势。

  但赵云不愿被活捉,所以还是要拼劲力气杀出去,回到刘备身边。在这样的情况下,赵云一路杀一路逃,路遇张郃。赵云苦战十个回合,拨马败走。这个战绩情况,有两个原因,一个是赵云疲惫,一个是赵云带着刘阿斗,不能全力一战。其苦,自然也!

  最后,再说老年赵云为何难胜姜维?

  这时候的赵云已经是老迈之龄,而姜维则恰是少年,原著写道:“当先一员少年将军。”乃天水姜伯约。姜维报名之后,赵云率先挺枪来战。但是仅战数合后,姜维则越发精神抖擞。原文说姜维“精神倍长,云大惊。”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