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国知识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武姜——一个因偏爱引起战争的母亲,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武姜之所以能被历史记录在册,不是因为她的美貌或是才德,而是因为她对两个儿子的偏爱和差别对待引起了一场兄弟之间的夺位之战,拉开了春秋时期的历史大幕,礼乐崩坏的时代来临了。武姜的名字在历史上没有记载,她是申国国君的女,按照春秋战国时候的习惯她应该叫姬姜,武姜应该是死后的谥号吧。武姜嫁给郑武公之后生了两个儿子大儿子寤生和小儿子共叔段。寤生也就是倒着出生难产的意思,即便是现在的医疗水平之下难产也会给女人带来很大的痛苦甚至是生命的危险,更别提是两千多年前的古代那时候还没有什么名医的出现,想必武姜也是经历了极大的痛苦才生下了寤生,在古代迷信思想又很严重,认为难产妨父母,所以武姜不喜欢甚至是讨厌郑庄公姬寤生。而小儿子出生的时候是顺产很的武姜的欢心。一个讨厌一个喜欢,据说共叔段从小就长的十分的俊秀伶俐嘴巴又甜,这样就更加讨武姜的宠爱了,想必兄弟俩的童年生活一定是天差地别的,虽然不至于在物质上有什么差别但关爱方面肯定是缺失的,郑庄公与母亲的关系应该也不会太好。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由于对小儿子的偏爱所以武姜经常对武公吹枕边风要立为继承人,但是武公一直都没有同意。可能是武公的长幼观念太强认为不能坏了规矩,也可能是武公更欣赏大儿子的才能,后来的事实也证明武公的选择是正确的,郑庄公的确更有谋略和城府,而工叔段更像是一个被母亲宠坏了的孩子。武公死后,郑庄公继位。武姜和共叔段不甘心啊,于是武姜就请求郑庄公把制这个地方作为封地给他的弟弟。庒公对他的母亲解释,这个地方又偏僻又贫瘠还是个不吉利的地方怎么能给弟弟呢,其他的地方随便他挑选。其实郑庄公是这么想的才怪,制是一个险要的地方是郑国的要塞兵家必争之地肯定不能给别人,而这么说无非是显示了自己的大方与谦让,从这点来看武姜母子的城府谋略确实是不如这个大儿子啊。于是共叔段要了京城这个富庶的地方做自己的封地,这时候就开始有大夫不断的进谏要遏制母子俩的势力了,但是郑庄公并不在意,还说出了,多行不义必自毙的千古名言。其实他的心里早就有自己的如意算盘了,他就是要不断的满足母子二人的野心,让他们一步步走上夺位的道路然后自己再打着正义的大旗彻底铲除他们的势力和对自己的威胁,留他们在身边就是颗定时炸弹,还不如创造机会让他们自己毁灭。他觉得用这种方法铲除自己的弟弟把责任全推到武姜和共叔段的头上既明证言说又显得自己忠厚仁爱,既想做杀手还想在诸侯国之间有一个好的名声,真是一个有心计的boy。于是武姜和公主段的野心一步一步的膨胀,最后共叔段终于准备粮草集结兵马准备进攻郑国的都城,郑庄公等待的时机也来临了。于是率领着他早就准备好的车马讨伐共叔段并一直把弟弟赶到了共国好歹是没有杀了他,郑庄公的目的终于达到了,国内形势来看应该是没有威胁了,可以说是郑庄公一步一步的把自己的弟弟纵容到了反叛的路上。解决了弟弟之后就是自己的母亲武姜了,他把武姜幽禁在城颖,并发誓说不及黄泉无相见也。后来他又后悔了但是又放不下面子去见武姜,一个可能是郑庄公确实思念武姜,还有可能就是他的这种做法引起了舆论的压力道德的谴责影响到了他的形象,毕竟他还是一个沽名钓誉的人。这时候就有一个叫颖考叔的人来拍马屁出主意了,让他在地底下挖一条隧道与母亲相见。最后母子相见十分高兴,并高唱: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遂为母子如初。他们母子二人关系本来就不好,所谓的和好如初应该就是给外人做了一个样子。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在共叔段的反叛成分之中到底是武姜起了决定作用,还是共叔段本来就有做国君的野心武姜只是因为爱自己的小儿子而帮助他,我们无法再考证,每个人都可能有不同的理解。但是确实是由于武姜的偏心而造成了兄弟间的不和睦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这场兄不友弟不恭的内乱,在权力的面前兄弟甚至父子都是可能反目成仇的,诸侯与诸侯之间不断斗争,诸侯国内部的内乱也是一刻不停,这就是春秋战国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