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顷襄王在历史上的真实面貌是什么样的?

2022-09-22 00:50:09 作者: 楚顷襄王在历

  因屈原投江而遭后世诟病的楚顷襄王熊横真实的一面 。下面中国知识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公元前279年,秦国发起全面攻楚之战,一战彻底将楚国从战国七雄行列淘汰出局。彼时楚军四倍于敌,还处于主场,在本土作战,却大败于秦军。这就是战国时期著名的秦楚鄢郢之战。战争结局,楚国丧失国都和大片国土,楚顷襄王熊横带着残兵败将和文武官员、皇亲贵族流掩于信阳之北的城阳城。

  说起这次秦楚鄢郢之战,最初的导火索盖因楚顷襄王一时愤起而引发。

  楚顷襄王,楚怀王之子,芈姓,熊氏,名横。后世对楚王熊横评价负面居多,其实也不够客观。当然,楚国此战丧失半壁江山,熊横作为在任楚王负有直接责任,是他热衷诗词歌赋、出游围猎,昏庸奢靡、疏于国政的必然结果。楚国面临秦国吞并的“三难”“五患”危机,不仅三闾大夫屈原、谋臣庄辛当面直谏了,连十二岁的少女庄侄也缇竿拦车忠告过他;但熊横接班时的楚国已经国势江河日下,也是不争的事实。

  从秦楚鄢郢之战背景也可以看出楚王熊横遇事优柔寡断,作为一国之君缺乏驾驭全局的领袖能耐,更谈不上政治谋略。

image.png

  熊横这样的性格,与做太子时先后两度派出当人质有很大关系。第一次被送到秦国作人质。期间熊横与秦国一位大臣私下发生殴斗,太子熊横不顾和秦大局,而呈一时之气,杀死秦国大臣后逃回楚国。闯此大祸,太子熊横惊恐万分,他既怕秦国追杀他,又怕父王问罪于他。果然,秦军大兵压境,问罪而来。秦昭王以武关会盟为名劫持楚怀王到咸阳,要挟楚国不杀太子熊横,就割让巫和黔中的郡县。楚怀王怒而不允,最终客死秦国。

  第二次太子熊横又被送到齐国作人质。楚怀王被秦国劫持后,楚国皇族大臣权衡利弊,欲立熊横为君王。熊横的生死去留皆在齐愍王掌中。齐愍王与国相大臣们争论多日,在杀与不杀之间犹豫不决。这些日子让质于齐的太子熊横备受生死煎熬,身心再次遭受到严重惊吓。好在最终齐愍王采纳国相的计谋放回熊横,这才有太子熊横上位楚顷襄王。

  两次失去自由的人质日子让熊横刻骨铭心,也让他身心疲惫。二十一岁的熊横当上楚国君后,沉醉于美女佳肴之中,贪图舒适安逸,得过且过;大部分时间在后宫与妃子嬉闹,甚至想与神女梦淫;稍微干点正事,就是和宋玉、唐勒、景差等对吟辞赋,或外出游猎。少有理政,则处事率性、谋事欠周,重用子兰疏远屈原,失去民心。短短几年,先后丢掉析邑、宛、邓、上庸、汉北等地盘;但也有兴文学、修楚长城西半部,与秦、三晋、燕联手伐齐取得淮北的一系列政绩。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楚顷襄王熊横此时决定放弃原来与秦等联合攻齐的策略,转而派大将淖齿率兵救齐,虽然被淖齿破坏延宕,但留齐策略标志着熊横战略思维的渐趋成熟。

  楚顷襄王熊横喜好打猎,听说有一个惯于用小型弓箭射猎北归鸿雁的猎人,公元前281年春天,熊横就把他叫来,本想和他研习打猎之技,猎手却以弩弓细箭射雁做比喻鼓动楚王报仇抗秦。

  猎手说:“我们的先王被秦国人欺骗客死他乡,没有比这更大的怨仇。如今一个普通人有怨仇,尚且能够报复大国的君王,像白公(白起)和伍子胥就是。现在楚国土地方圆五千里,拥有百万雄师,本可以驰骋于千里原野,然而却坐受困厄,我私下认为大王不应如此啊!”熊横听了深受刺激,热血直涌脑门,即派遣使者前往齐国、韩国等侯国,策划缔结合纵联盟攻打秦国计划,并想趁机吞并周朝王室。周赧王获知消息,马上派大臣武公出使楚国,对楚国国相昭子晓以利害,劝诫楚国罢战休兵。楚国听从了武公的劝告,放弃了原来攻秦灭周的计划。无论从战国大局还是从秦楚两国国力军力对比上看,这无疑是正确决断。

  问题出在楚顷襄王熊横缺乏应有的防范意识,在战略意图披露,放弃了攻秦灭周计划后,一是该玩照玩,在秦军大军压境时,熊横竟仍带宠臣外出游猎,不理国政;二是继续派出大将庄蹻出师攻打夜郎国,向西南开疆掠土。秦国听到楚国合纵攻秦灭周消息后,又探得楚国兵力空虚,决定先下手为强,秦昭襄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81年),秦王派大将司马错举兵攻楚,楚军大败,割让上庸、汉水以北的大片土地与秦国讲和。但楚国上下太相信“北方之狼”,没想到秦国并不以此而满足,而是一鼓作气,发起了鄢郢之战。

  秦军兵分两路,一路由大良造、名将白起率军攻陷楚之邓城后,向鄢城进逼;另一路由秦蜀郡守张若率水陆之军东下,向楚国的巫郡及江南地进军。白起一支长驱直入鄢城,在鄢城西边百里处筑堤蓄水,并修长渠直达鄢城,然后开渠灌城,水入城为深渊,鄢城的东北角经河水浸泡溃破,城中军民被淹死数十万,其惨状让楚国军民闻风丧胆。楚军溃散,不能再应战。张若率水陆之军攻拔西陵(今宜昌西),扼住长江,截断郢与西面巫郡(今川东、鄂西地区)、治巫(今巫山县北)的联系。次年,秦军乘胜进军,白起率领的秦军主力沿江东下,烧毁其先王陵墓夷陵,继而攻占楚国都城郢(今荆州西北),楚顷襄王与皇室贵族落荒而逃,向东北突围,秦将白起追至竟陵(今潜江西北)方才停止。

  此时,楚顷襄王熊横肠子都悔青了。颠沛流离逃亡路上,他对自己的过失开始了反思。大臣庄辛谏言犹在耳边:“君王左有州侯右有夏侯,车后又有鄢陵君和寿陵君跟从着,一味过着毫无节制的生活,不理国家政事,如此会使郢都变得很危险。”楚顷襄王说:“先生老糊涂了吗?还是认为楚国将遇到不祥呢?”庄辛说:“臣看到的是事情的必然后果,臣不敢认为国家遇到不祥啊。假如君王始终宠幸这四个人,而不稍加收敛,那楚国一定会因此而灭亡的。请君王准许臣到赵国避难,在那里来静观楚国的变化。”

image.png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