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悼王如果不死,吴起变法还能成功吗?

2022-09-22 00:00:30 作者: 楚悼王如果不

  跟着中国知识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如果楚悼王活更久,吴起也不能变法成功。

  看过战国那段历史,相信很多人会深深触动于烽火连城,诸侯争霸,更不会忘记各诸侯国依次变法强国,而那些为变法,为战争牺牲的英雄人物。齐国稷下学宫,百家争鸣之盛况,各家学说纷纷登上政治舞台,企图获得君主青睐,成为流芳百世的治国之道。

  《资治通鉴》开篇第一个重点介绍的人物就是战国吴起,最早施行变法强国政策的革命家,思想家,军事家。

  吴起是卫国人,在鲁国致仕。鲁国人呢,看中了吴起的才能,想让他当将军,去攻打齐国。可是吴起的老婆是齐国人,鲁国人就一直犹豫不决,吴起则是毫不犹豫的杀掉自己的妻子,然后当上将军,不负众望大破齐师。俗话说,树大招风,吴起这种心坚如铁,杀伐果断,才能过人的人是不愁的前途的,他一定能够功成名就,而且是在很短时间内。但是,你一个外来者想要在根基深厚的世族之间分一杯羹,就要掂量掂量自己的实力与势力。事实证明,吴起的孤单力薄是他最大的弱点,也是他最后悲惨结局的根本原因。

image.png

  有人向鲁侯进谗言:

  “起始事曾参,母死不奔丧,曾参绝之;今又杀妻以求为君将。起,残忍薄行人也!且以鲁国区区而有胜敌之名,则诸侯图鲁矣。”

  就这样,一个大将被推向魏国,楚国怀抱,并在一段时间内强大了楚国实力,不知鲁国人是否会后悔的捶胸顿足。

  这样的人足够冷酷,足够无情,足够杀伐果断,而这种杀伐果断,在于他内心明确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对他来说,妻子重要,母亲不重要,家不是重要的,而功名利禄,个人事业与成就远胜于家庭,这大抵是古人出生便被灌输的使命,更突出自己在国家事业中的作用,所以史书很少有描写个人家庭部分。

  《大学》的开篇经术中便介绍了个人与外界的先后关系,也是整本书的主题。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 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很多致仕的人则直接跳过齐家,直接治国,前期修身好的人则可能做了好官,虽不能明明德于天下,至少史书上也能留下浓重墨彩的一笔。修身差的则就不忍直视了,做一个碌碌无为的人,无功无过的过一生也算圆满,最怕遗臭万年。

  吴起就真的矛盾了,治国方面吧,他有不小成就,并且为以后秦国变法提供了前车之鉴;齐家这个不行,老婆杀了,母亲去世而不去悼唁,不是一个好丈夫和好儿子;致知吧,也是无话可说,法家思想精通,还是一个革命家,军事家;修身和正其心吧,有些矛盾,亦正亦邪。为什么如此说呢?看看《资治通鉴》对他的描述:

  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卧不设席,行不骑乘,亲裹赢粮,与士卒分劳苦。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

  很难想象吴起这个为了自己将军地位,能够杀害自己妻子,母亲逝世也不去奔丧的人,能够与士兵同住,士兵得了毒疮,还为士兵吸出毒汁,甚至对魏武侯说出治国安邦“在德不在险”这样的高尚论调。

  吴起在魏国遇到伯乐了吗?他能够风生水起吗?遇到了伯乐魏文侯,可惜文侯死的太早。吴起内心一定是“文侯,我真的希望你再活五百年,俺还没实现毕生抱负,你不能丢下我一个人。”可惜历史不会让一个人顺风顺水,看看吴起逃亡魏国之初,李克向魏文侯的评价:

  “起贪而好色;然用兵,司马穰苴弗能过也。”于是文侯以为将,击秦,拔五城。

  看吧,先说他的缺点,君王先入为主,他就很难摆脱第一印象。

  读到这里,我的想法是,他贪婪而好色,然用兵也厉害。有优势有劣势,却不能扬长避短,有弱点就好,弱点被拿捏在君王手中,才能更好的发挥其长处,成为君王手中的一把利剑。一个没有弱点的人,才是难于控制的人。

  起初,吴起给我的印象就是一个莽夫,没有文化,可是他却能用禹灭三苗氏,商汤灭夏桀,周武王灭商纣,这样的历史事件来劝诫魏武侯要施行德政,治理江山在德不在险。充分体现了一个政治思想家的治国才能,让人无法联想到杀妻,贪婪,好色。终归是,人无完人吧,太完美反而不真实。

  然,国相公叔的仆人,却能够轻易的说出吴起“刚劲自喜”的性格缺陷,这样的缺陷又是一个莽夫形象,而莽夫是极易除去的,可怜一个军事大家,居然被一个仆人,一个小人小小算计而被迫逃离魏国。

  吴起继续逃亡,到了楚国,终于遇到了自己的伯乐楚悼王,从此在政坛上那时如鱼得水,威风凛凛。

  楚悼王对他是极为欣赏,直接封为相,也就是直接治国,不像以前得从将军做起,一步步打擂升级,一不小心还被小人干掉。现在多好啊,只要君王这座靠山在,看谁敢来老虎头上拔须。所以吴起开始了他的变法大业,“明法审令,捐不急之官,废公族疏远者,以抚养战斗之士,要在强兵,破游说之言从横者。起于是南平百越,北却三晋,西伐秦,诸侯皆患楚之强;而楚之贵戚大臣多怨吴起者。”这真的是一只老虎和一群狮子抢地盘,世族功勋阶级的庞大与盘根错节的势力,不是你一个小小臣子可以撼动的,即使是一届君王在位期间,也难以实现。不管后续如何,当下楚国是耀武扬威,吴起也跟着水涨船高,风光无限。

  说起变法,我们首先想到商鞅,很少有人想到商鞅之前有吴起,商鞅变法很多借鉴于吴起变法,无论是疏远权贵,还是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富国强兵都由吴起起了头。

  从前面的描述,我们看到吴起这个人刚直,有德才,又有些鲁莽。变法实现了阶段性的强国,可它触及了楚国权贵的利益,权贵这个庞大阶层,一年年积累下来的势力,盘根错节,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连根拔起,这就导致楚悼王死后吴起的极其惨烈下场,那些权贵们连君王的尊贵身体都不再顾及,将吴起和君王一起射成了马蜂窝。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