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国知识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曹操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三国时期,群雄逐鹿,要说早期实力最强劲的诸侯,当属四世三公的袁绍袁术兄弟了。东汉末年,如果说刘氏是当时第一显赫的家族之外,袁氏就是第二了,所以袁氏有有天下仲姓之称。可以说,当时的世家贵族都是以袁氏为首,袁氏的门生故吏遍布天下,连日后的魔王董卓也是袁氏的门生,曹操早期也是袁绍的小弟。可见袁氏的威望之高。然而,为何袁氏兄弟,尤其是袁绍明明坐拥河北四州之地,实力当属第一,为何却败给了实力弱小的曹操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分析原因。
1.派系之争。我们知道,袁绍比袁术比起来,还是非常出色的。袁术虽然是袁氏嫡子,但目中无人,飞扬跋扈,连刘备都看不起,更何况其他人呢?所以许多袁氏的门生和世家大族的人才都投奔了庶子袁绍。袁绍实力渐渐增强,打败白马将军公孙瓒后,成了名副其实的河北之主。但是,集团变大了,袁绍手下就难免有了派系之争。其中,谋士里的颍川派系与河北派系为了各自背后代表的家族利益,开始进行了明争暗斗。
袁绍当然也知道这种情况,但他作为主公,却乐于这种派系斗争的,这样才能保证领导者的权威。但是,令袁绍没想到的是,他麾下派系的斗争渐渐失去了他的控制。和平时候还好,双方可以进行平衡安抚,但到战争时候,袁绍就没法平衡了,而这就给许攸郭图等人机会,他们相互诋毁,让袁绍的思想摇摆不定。结果,作为派系斗争的牺牲品,名士田丰沮授两人就成了受害者。刚正不阿的田丰因直言劝谏袁绍,被郭图等人诋毁,被关进大牢。沮授多次献策,却不被袁绍所喜,加上郭图逢纪的挑拨,被关进囚车。袁绍麾下谋士看起来挺多,但真有才华的只有田丰沮授二人,剩下的除了许攸谋略较为出众外,剩下的郭图逢纪等人都是一帮小人而已。最惨的是,最后许攸也投奔了曹操,给了袁绍致命一击,导致官渡之战的惨败,曹操大获全胜。
2.袁绍太过宽厚。有人说,太宽厚也是错的吗?的确如此,在乱世之中,宽厚待人是可以的,但作为一个合格的领导者,也要有一定的威信。袁绍麾下的那些谋士,为了争权夺利,对袁绍一些命令阳奉阴违,袁绍知道了,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许攸爱财如命,众人都比较讨厌他,而袁绍却没有惩治许攸,这就是典型的御下不严啊。至于郭图逢纪等人就更不用说了,比许攸还不如呢。
这就助长了这些谋士的不正之风,到了后来,他们更是干预了继承人的事。袁绍喜欢幼子袁尚,想要废长立幼。但嫡长子袁谭也没有什么错误,所以一些人支持立袁谭为继承人。但是,审配逢纪等人因为为人太过自傲而不被袁谭所喜,所以他们就转而支持袁绍幼子袁尚。这本来是君主最忌讳的事,但到袁绍这里,却没有什么。袁绍反而因两个儿子支持者的言论而陷入纠结。这样一位御下不严,麾下文武不能齐心协力的集团,即使拥有最多的兵马钱粮又有什么用呢?只能成全了曹操罢了。
3.袁绍多谋少断。袁绍早期时,因为手下谋士少,还能比较听从谋士的合理建议,成功入主了冀州。等打败公孙瓒后,坐拥了河北四州之地,袁绍麾下的谋士也多了起来,袁绍的性格缺点就开始暴露了出来。那就是袁绍缺少应有的决断性,这是非常致命的。第一次,沮授建议他应该南下救汉献帝,达到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目的,但袁绍却怕汉献帝不听话,没有派兵南下。等看到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好处显现出来后,袁绍才后悔。
第二次,田丰劝他此时不应该和曹操决战,而应该以守代攻,以强大的后勤能力拖垮曹操,袁绍不听,执意派兵攻打曹操。结果,损兵折将,大将颜良文丑战死。第三次,许攸建议他派兵奇袭曹操的大本营许昌,袁绍却害怕被伏击,白白错失了良机,让本缺乏粮草维持的曹操逃过一劫。这样的例子,在官渡之战的过程中,发生了太多,可以说,只要袁绍有果断性,听从谋士的好的建议,肯定能赢得官渡之战的胜利,进而一举灭了曹操,成为中原霸主。
主席曾评价袁绍:“袁绍这个人多谋寡断,有谋无断,没有决心,不果断,结果兵败于官渡,所以有谋还要善断。”的确,袁绍此人虽然善待百姓,在他死后,河北许多百姓还为此哭泣。但袁绍却没能将民心好好作用起来。最重要的是,袁绍缺乏一颗果断心,所以在重大的选择面前,多谋的袁绍,就会想得太多,却迟迟不能下定决心,错失了好多战机。想反,曹操果断选择,听从了许攸奇袭乌巢的计划,一举取得官渡之战的胜利,袁绍就此退出了历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