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根木棒也敢行刺?明朝奇葩贵妃为子图谋弄巧成拙!

2022-09-24 09:56:12 作者: 拿根木棒也敢

  拿根木棒也敢行刺?明朝奇葩贵妃为子图谋弄巧成拙!中国知识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都说中国古代是男权社会,其实遍翻史册,您不难发现,历朝历代身居后宮的女人们,从来都不是忍气吞声的受气包,为了各自不同的权欲追求,一旦她们发出声来,往往搅动朝野,甚至改变历史。而那些能够在危机四伏、步步惊心的皇宫内院站稳脚跟的后妃们,仅靠美颜姿色是绝对不够的,从汉朝吕雉、北齐胡太后、唐朝武媚娘、韦氏,到清朝慈禧,无一不靠非凡的智慧与强有力的政治手腕而有所作为的。但是,后宫里除了那些聪慧机敏的女人之外,也不乏绣花枕头和瓷棒槌,史上就有这么一位超级搞笑的贵妃,为泄私愤,竟然指使手下行刺,听说过手拿木棒行刺的吗?此位奇葩贵妃不但弄巧成拙,最终还酿成了明朝两大疑案,拿根棒子行刺?这也太搞笑了吧?此位佳丽姓甚名谁?所刺者又是谁?欲知详情、本期分解。

image.png

  此位贵妃非是别人,乃明神宗、即万历皇帝朱翊钧之郑贵妃,要说这位郑贵妃的奇葩之处,得先从当时的宫廷背景说起。

  在中国历代的礼制中,皇帝若立太子,首选皇后所生的嫡长子,而皇后若无生育,则以最年长的、嫔妃所生的皇子为太子。

  明神宗在位期间,由于皇后王喜姐无子,按照祖制,当立王恭妃所生皇长子朱常洛为太子。王恭妃原是神宗母后李太后慈宁宫宫女。1581年,一个月色姣好的晚上,神宗去给母后请安,月色下美貌如花的王宫女瞬间摄取了神宗的魂魄,一时兴起宠幸了她,一年后生下了皇子朱常洛,随即将王宫女册封恭妃。

  朱常洛身份合法,太子地位看似不可动摇,不想半路杀出个程咬金,四年后,三皇子朱常洵诞生,他的生母郑贵妃可不是个省油灯。

  郑贵妃是后宫最美的,也是最得万历皇帝宠幸的。但是,恰恰应证了那样一句老话“红颜祸水”,她虽然容貌可人,却心地恶毒、为人刻薄,自己有幸生了皇子,腰杆也随之硬了起来,总在皇帝枕边吹邪风,一心想让神宗废掉朱常洛,让亲生儿子朱常洵取而代之。

image.png

  明神宗与王恭妃所生朱常洛本身就是一时“冲动的惩罚”,新鲜劲儿一过,便不想再负什么责任了,更谈不上对母子俩至亲至爱了。而朱常洛本身也实在没有三弟常询那么乖巧伶俐,再加上枕边郑贵妃的阴风不断,神宗便动了废长立幼之心。

  神宗动了废掉朱常洛的心思,但废长立幼有违祖制,马上引来朝廷重臣的一致反对。神宗本欲一意孤行,而大臣们的呼声得到母亲李太后和皇后王喜姐的鼎力支持,老娘和老婆同时出手,万历皇帝只好作罢。

  可郑贵妃却是一百个不愿意,她可没有武则天、慈禧那么高的智商善于韬光养晦,无非是在皇帝面前“一哭二闹三上吊”,可神宗再宠她,大臣们的意见不可置若罔闻,更何况还有母亲和正妻“从中作梗”,神宗两面受着夹板子气,最后实在不堪郑贵妃的打滚撒泼,便把王恭妃打入冷宫,以此平息郑贵妃无边的怒火。郑贵妃还是不依不饶,提出无理要求:不准已经十岁的朱常洛读书,神宗无奈,只好从命,从此明史上便有了“太子不读书”的奇闻怪事。从此,在立谁为太子的问题上,左右为难的神宗皇帝便玩起了“拖”字功,这一拖便是十五年之久。

  郑贵妃缺筋少弦的素质不是没人提醒过,她的贴身太监庞保就曾多次指出她行事乖张的缺陷,郑贵妃也有所悟,可她的文化底子实在太薄,短期内提高修养素质又谈何容易。

  一日,太监陈炬在宫外买来一本叫做《闺范》的书,被庞保借去一读。该书是时任山西任按察使吕坤所著,书中编辑了历史上著名烈女的事迹,讲述了女性如何受文明熏陶,应遵守哪些天理人伦、人生道理和言谈举止等,为人妇、为人母的行为规范,庞保见此书对提高女人修养大有帮助,便把它送给了郑贵妃。

  郑贵妃如获至宝,突然脑洞大开,想到了一个既不必读书诵典,就能成为母仪天下的妇女典范的好主意:她命人把自己也加了进去,不但加写序文,把自己的德操吹忽的天花乱坠,还把书名改为《闺范图说》,让其本家伯父郑承恩及兄弟郑国泰重新排版印刷,全国发行。不想郑贵妃此举竟给自己惹来无边噩梦,直接诱发明朝历史上有名的疑案“妖书案”。

  明朝“文字狱”盛行,著书立传稍有不慎,一字之错便可引来牢狱之灾。有人告发《闺范图说》是一本经过篡改的议论妇女道德的书,并加以政治化、现实化地上纲上线,书的原作者吕坤吃不了兜着走,以“结纳宫闱”之嫌被同僚弹劾。

  吕坤冤枉透了,便写信给皇帝辨白,说自己编写的是《闺范》而非《闺范图说》。事情牵连到郑贵妃,一旦深究起来,有失皇家体面。明神宗便对此案装聋作哑,既没追究吕坤的责任,也没责问郑贵妃,弹劾案不了了之。

  但是接下来的风波一浪高过一浪,使得郑贵妃的改嗣计划彻底破灭。

  紧接着,坊间又冒出一份名叫《忧危竑议》的《闺范图说》的跋文,作者是一个自称朱东吉的人,“朱东吉”暗指“朱姓的东宫太子吉祥如意”,文中采用问答体形式,专门议论历代嫡庶废立事件,影射国本立嗣问题,揭露《闺范图说》作者吕坤意在讨好郑贵妃,而郑贵妃重刊此书,实质上是为自己的儿子夺取太子位大造声势,并用洒传单的形式传遍京城大街小巷,于是酿成晚明史上有名的第一次“妖书案”,再次把郑贵妃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万历皇帝不得不亲自出面干预,说《闺范》一书是他推荐给郑贵妃的,轻描淡写地给郑贵妃开脱之后,再次不了了之。

  第一次“妖书案”虽然悄无声息地过去了,但是对于拖延长达十五年之久的立嗣问题,成了大臣们争先上疏进谏的热门话题,再加上“妖书案”对于郑贵妃母子舆论上的不利因素,明神宗迫于压力,只好于1601年10月,很不情愿地嗣立朱常洛为太子,朱常洵为福王。可皇上的这一举动,再次激怒了郑贵妃,她又要耍泼了。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