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庆皇帝四次遇刺,每次事件为何都成了后人笑柄?

2022-10-11 15:44:31 作者: 嘉庆皇帝四次

  今天中国知识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嘉庆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在常人眼里,古代皇宫都是戒备森严之地,因为这是一个王朝中心的中心。不仅有层层侍卫,而且还有防卫措施。后来把皇宫比作“深宫”,连鸟儿都飞不进去,来形容皇宫的严密警卫。但并不是历史上所有王朝都戒备森严,唐朝唐敬宗李湛在位时,就曾发生一起平民百姓混入皇宫发动政变的事,这就是唐朝历史上有名的“染工暴动”。但同样在清朝也有平民百姓小人物进入宫中行刺,这里所说的平民行刺的皇帝就是嘉庆皇帝。

image.png

  失常奴仆行刺

  嘉庆继位后,在历史上也纳入“康乾盛世”的一部分,有史学家也称之为“康雍乾嘉”,虽然盛世有所减弱,但此时的清朝应该说是天下基本太平,百姓基本安居乐业。嘉庆皇帝睡大觉都可以享受祖上带来的盛世。

  嘉庆八年(1803年)闰二月二十日,嘉庆皇帝去东陵拜谒祖宗,当他率队返回宫时,皇帝浩浩荡荡的仪仗队,拥着嘉庆帝从神武门就要进入贞顺门之时,突然出现一个中年男人,只见他握着一把刀,从一个角落跳出来,直接扑向嘉庆皇帝。

  情况太突然,嘉庆队伍都被这一场面所惊呆了。守卫在神武门两侧侍卫、护军等清军,一时楞在那里不知所措,他们竟然忘了自身职责是什么,全都目瞪口呆,竟然无一人冲上去阻拦。

  嘉庆帝只能自救,他连忙逃走,而他身边也有胆大的,嘉庆侄子定亲王绵恩冲上拦住刺客,嘉庆姐夫固伦额驸拉旺多尔济也扑上去紧紧抱住刺客。御前侍卫扎克塔尔、珠尔杭阿与乾清门侍卫丹巴多尔济、桑吉斯塔尔,还有两名侍卫也随之加入保护嘉庆皇实的行列。

  在与刺客搏斗中,丹巴多尔三处受刀伤,绵恩袍子也被划开,8人才把刺客擒拿。此时神武门两侧一百多名侍卫才回过神,连忙冲上前保护嘉庆皇帝。

  刺客被抓,清朝随即进行审讯。最后查清此人底细:刺客叫陈德,又说叫陈岳,47岁,他祖籍是北京。因父母投靠山东青州海防同知、镶黄旗人松年家中奴。所以陈德就跟父母生活在山东。30岁时,松年与陈德父母先后死去。陈德在山东难以生活,于是就带妻子儿女投靠外甥姜六格。此时姜六格在内务府正白旗担任护军。

  陈德到北京后,找到奴仆的活,他先在侍卫绷武布家、兵部笔帖式庆臣家、内务府笔帖式于兴家、内务府包衣管领达常索家当仆役,最后他又给一个叫孟明的人家当了5年厨子。

  后来陈德老婆张氏去世,陈德不得不一个人照顾八十岁瘫痪的岳母,还有两个未成年儿子,生活非常窘迫。嘉庆八年(1803年)二月二十五日,陈德因心情郁闷,喝酒闹事被主家孟明辞退,陈德不得不搬到外甥家住,但外甥房子太小,不到一个月,陈德又搬到东华门外黄五福家住。

  一个如果长期生活在那种苦日中,而且又看不到生活的希望,很快就会崩溃。陈德就是在这种艰辛日子中崩溃了。他想到自杀,但又不想这么一走了之。此时他想起以前做过的一个梦,他梦见自己穿龙袍富贵的样子。张德忽然想到那件袍子是黄色的。嘉庆八年二月二十六日,陈德出门看到清军在街道上用黄土铺路,就知道嘉庆皇帝要返京了。于是他想到了一个行刺皇帝的主意。如果他把皇帝控制住,他就能获得宝贵。

  陈德曾于乾隆六十年到嘉庆二年在内务府镶黄旗包衣管领达常索手下干过活,据说是给诚妃刘佳氏干杂活差事。因此他对出入宫中的路线很熟。不久就发生嘉庆被刺事件。

  陈德案子审结完毕,陈德父子被凌迟处死。虽然陈德死了,但此案却在民间传出一个段子“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把陈德比作莽汉,那皇帝也太窝囊了,连莽汉都拉下马,这皇帝太没威严了。因此,陈德刺杀案让嘉庆帝感觉没面子。

  嘉庆帝想到一定要追查此事的责任。戒备森严的后宫居然让陈德这样没背景的人闯入,负责安保的护卫都干啥去了?这些护卫不仅放进刺客,而且事件发生后胆小如鼠。这些情景让嘉庆极为恼火。

  嘉庆认为大清朝每年拿这么多钱,养活这些八旗精英子弟,这些人在这里养尊处优。特别让嘉庆上火的是,那些天天围在身边啥“万岁圣明”的朝臣们,最后居然剩下八人保护自己。虽然陈德在受审时没人指使他,但嘉庆皇帝还是怀疑。

  嘉庆首先重赏了护架有功的人,定亲王绵恩与拉旺多尔济各增加10万石年俸、赏御用补褂一件,绵恩之子奕绍为贝勒,拉旺多尔济的儿子巴颜济尔噶为辅国公,获紫禁城骑马,侍卫丹巴多尔济晋升为贝勒,加3万石年俸;另一名侍卫扎克塔尔晋封世袭三等男;珠尔杭阿、桑吉斯塔尔封世袭骑都尉;护军唐起、张庆磊加年俸5000石。

  嘉庆皇帝本想大力奖赏救驾的人,但只有几个人,这更让嘉庆又气愤又怀疑。因此处罚力度就大了:革掉神武门护军统领的职务,这个神武门统领,也叫护军统领,是正二品官职,掌护军营政令,后金曾设巴牙喇营为亲兵营,统领又叫“巴牙喇纛额真”。天陪八年改称“巴牙喇纛”。贞顺门护军副统革职,京城侍卫副统领革职留任,京城侍卫统领革职发配到热河。内务府御膳房总监发配到伊犁,带头逃跑的3名护军斩首,其他军士革退或交该管大臣严惩,同样陪在嘉庆身边,却未挺身而出的肃亲王永锡交宗人府议处。能看出嘉庆真是急眼了。

  处罚归处罚,嘉庆皇帝的面子不是丢了。但还得“亡羊补牢”,主因还是门禁不严造成的。嘉庆帝曾痛心疾首的说:“然百余袖手旁观者,岂无朕之至亲?岂非世受国恩之臣仆乎?见此等串尚如此漠不关心,安望其平日尽心国事耶?……诸臣具有天良,自问于心,能无愧乎……陈德之事,视如猁犬,不必穷鞫。所惭惧者,德化未昭,始有此警子之事耳。”

  和尚轻易混入后宫

  自从陈德案发生后,对于此事件清朝也没查出具体原因。不仅皇帝脸面丢了,后妃们都害怕。但没想到此后接连不断行刺事件发生。即使皇帝发话了,门禁加强了,但依然把紫禁城闹得不安宁。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