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知识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年羹尧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1616年,建州女真部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1644年大顺攻占明朝国都北京,驻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降清,摄政王多尔衮率领清军入关,同年顺治帝迁都北京,从此,清朝取代明朝成为全国统治者。
可以说,自满清入关以来,八旗的统治就开始荼毒原本以汉人为主的中原大地。满清统治期间,朝廷强制汉人剃发易服,并且,朝廷重要官职很少由汉人担任。然而,年羹尧却是个例外,作为一名纯正的汉人,年羹尧在满清统治期间,不仅,在官场中平步青云,而且,还得到两朝天子的重用。
所以,这不禁让人产生了疑问,年羹尧到底有什么能力能在满人统治期间得到两朝天子的青睐呢?
年羹尧出生于官宦世家,受父辈熏陶,可以说,年羹尧自小就养成了读书的好习惯。少年的年羹尧充满书卷气息,并且,自幼饱读诗书的年羹尧在学识上颇有见解。少年的积累为他打下坚实的基础,厚积薄发、一蹴而就,十八岁的年羹尧就考中进士。高中进士后,他就进入翰林院任职。翰林院中的工作,让年羹尧如鱼得水,多年积累的文学底蕴使他的文章十分出众。
很快,康熙发现在翰林院工作的年羹尧,并钦点他负责诏书的起草,在此期间,他还多次作为各省乡试的主考官。
由于年羹尧工作严谨、负责,康熙27年,他便被破格提拔为四川巡抚。突如其来的提拔让年羹尧受宠若惊, 于是,年羹尧马上起草奏折,表达对康熙的感激之情,并在奏折中向康熙承诺今后会更加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奏折得到康熙的肯定后,年羹尧没有一丝耽搁,就开始紧罗密布的布置改革工作。可以说,通过他兢兢业业的改革工作,地方的经济开始出现回暖,政府在百姓眼中的评价越来越好。
史料记载,年羹尧为人清廉正直,在四川任职期间,他从没有收过官员一次礼物。他的所作所为康熙都看在眼中,所以,康熙对于年羹尧的工作愈加的满意。并且,康熙为表扬年羹尧的政绩,特意下诏书给他,诏书中充分的体现康熙对于年羹尧的看重以及工作成果的肯定,自此,在康熙眼中变为实实在在的“好汉官”。
那么,浑身充满书卷气息的年羹尧为何会走上投笔从戎的道路呢?其实,年羹尧走上武将之路,和他自身能力是分不开的。
年羹尧在四川出任巡抚时,就时常接收到上级的平叛剿匪任务。而身为文职官员的年羹尧竟然在每次剿匪平叛中都能够临危不乱,保持清醒的头脑及准确的判断,每次平叛都是凯旋而归。多次出色的政绩,让康熙对年羹尧更加的喜爱。康熙认为,年羹尧仅仅作为一介文臣十分屈才,于是,就将他提拔为四川总督并且监管巡抚职务。
这样一来,整个四川的大权就完全掌握在年羹尧的手中,而手握兵权后,他自然而然的就成为名动一方的武将大员。
年羹尧的政绩十分卓越,康熙便决定对年羹尧进行嘉奖,正好,他有一位妹妹年龄合适,于是,康熙就将他的妹妹许配给四皇子胤禛。可以说,君臣两家的联姻关系,让年羹尧在仕途上更加顺利,他的地位也随着四皇子的介入变得水涨船高。并且,康熙在位期间,曾两次废立太子,在这期间,年羹尧便成为各个皇子争相拉拢的主要对象。
不过,年羹尧的妹妹毕竟嫁给了胤禛,所以,年羹尧与胤禛的关系更为密切。
康熙五十六年,外族来犯,朝廷准备出兵远征镇压叛乱,胤禵作为主帅,而对于辅将的挑选,朝堂中却议论纷纷。经过文武百官的议论后,康熙决定让年羹尧随军出征。年羹尧出征后,胤禵曾多次对其拉拢。可是,年羹尧对于胤禵的拉拢根本不为所动。让人意外的是,年羹尧是有着赫赫的战功的能臣,所以,他即使拒绝胤禵的拉拢,胤禵也是敢怒而不敢言的。
都知道,年羹尧的选择并没有错,康熙驾崩后,他阻断了胤禵继位的道路,雍正顺利登基为帝。雍正登基后,年羹尧再一次得到皇帝的提拔,被任命为抚远大将军。而在此之后,他仍然在战场中屡立战功,所以,雍正对于年羹尧越来越满意。可以说,年羹尧出众的能力得到了朝中大臣的肯定,雍正的皇权也在年羹尧的辅助下更加稳固。
此后,年羹尧在朝中的话语权越来越大,手中的权利也达到人生的巅峰。雍正对于年羹尧十分宠信,朝堂中事情大都依着年羹尧的意见,此时的他在朝中的生活越来越滋润。可以说,年羹尧能在满清统治时期强势崛起,完全是凭借着自身的努力和强硬的实力,这就是年羹尧被重用的最基本原因。
但是,之后的年羹尧越发骄纵,史料记载:“年羹尧才气凌厉,恃上眷遇,师出屡有功,骄纵。行文诸督抚,书官斥姓名。请发侍卫从军,使为前后导引,执鞭坠镫。”其失宠和继而被整是以公元1724年十月第二次进京陛见为导火线的。公元1725年正月,雍正对年羹尧的不满开始公开化,同年三月,雍正赐其狱中自裁,斩其子年富,诸子年十五以上皆戍极边。
至此,叱咤一时的“年大将军”以身败名裂、家破人亡告终了。
参考资料:
『《论年羹尧之死》、《清史稿· 列传八十二》、《清代名人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