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1 19:37:54 作者: 专访 OPP
实际上,对多协议兼容的想法,OPPO 内部早在几年前就已经有了,张加亮说:在很多年前,我们团队内部都在宣导一个理念,让用户见到插头就充电,怎么充都可以。
市场需求在于当下用户的随身设备越来越多,很多用户会带两台手机,甚至还会有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这时一个高功率、多兼容的充电器不但方便,而且还能对这些设备快充,这就是市场需求。
由此可见,VOOC 平台的优势并非只是功率一点,在安全和多兼容性上,这个平台的内核其实是个三角形体系,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互支撑,同时也是相互平衡。作为手机厂商,OPPO 单独推出两款迷你充电器其实挺让我意外,一方面是目前各家闪充都是由专有协议加专用设备组成,OPPO 将充电头作为单品,这在行内非常鲜见。其次是尺寸和充电协议上的突破,相比于其他高功率充电器,两款充电器的尺寸都被浓缩到掌心大小,并且能支持 PD、QC、PPS 几乎全部主流充电协议。但实际上,超闪饼干除了最大限度缩减体积外,它们也是在变相地减少用户对充电宝的依赖。如果你两点一线在市区游走,有很大的机会能够找到 220V 电源,这个时候你如果随身带一个便携的充电器,对你没有任何负担的充电器,又有很大的功率,能够快速的给你的手机补足电量到你一个心理上觉得比较安全的区间。
以小体积和高功率的迷你闪充来取代充电宝也并非没有可能,这种随身随充的充电方式,可能比用充电宝更方便。唯一问题是,两款迷你闪充都是 1C 接口的配置,无论是 110W 还是 50W,每次都只能对一个产品充电。对于 OPPO 未来是否会有多口闪充的问题,张加亮解释:从技术上来看实现多口充电没问题,但这还需要考虑到产品策略和市场趋势,只要时机合适,肯定也会有多口充电器。
能让产品在市场有快速应变能力,核心在于张加亮多次提到的「技术储备」, 他将研发团队比喻成军备竞赛中的军工厂,技术则是 OPPO 在行业战场上的武器:我们内部强调「技术货架」,也是产品对我们的要求就像军工厂一样,你要保证他们需要武器的时候必须要有,所以我们要努力的是做更多的技术储备,丰富的技术货架。
尽管张加亮没有明确说「技术储备」的时间跨度会有多长,但在对未来技术的探讨中,张加亮介绍:我们 OPPO 研究院视角和使命,都是至少往后看 3-5 年的技术。
相比于传统充电器,超闪饼干取消了电解电容,取而代之的是脉冲充电和瞬时吸收功率高达 250KW 的航空级钳位二极管。这一技术在缩减内部占用空间之余,充电器也能在低温升前提下得到大电流输出,也正就是因为温升小、内部体积小,充电器的尺寸也得到最大限度缩小。但实际上脉冲充电是 OPPO 在 2016 年的 MWC 就已经展出过相应的技术,在当时的演示中,SuperVOOC 能在 15 分钟内充满 2500mAh 的电池,比当时主流的 10W、15W 充电快几倍。而在今天,脉冲技术被正式应用在超闪饼干当中,这距离 OPPO 上一次展示脉冲充电刚好过了四年,侧面证明 OPPO 对脉冲充电的研究并不是近两年才立项,而是在 2016 年甚至更早就已经开始研究,目前 OPPO VOOC 体系内的所有手机都已经适配了脉冲充电。产品端可以根据自己的策略来选择技术的排列组合,因为我们一定要有平台的概念,如果只是有单一技术,很难长久,需求一变或者是产品的技术细节一变,你这个点马上就荡然无存了,支撑不了。
?
我们是一个完整的技术平台,有完整的思考,才会有继承性,才会有所谓的前瞻性,才会有影响力,才会有资源的凝聚力。
这跟大众对 MQB 平台的运用非常相似。基于成熟的平台,厂商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快速推出不同定位的产品,不仅方便管理,也能减少产品的问题风险,张加亮补充道:我们这个团队在公司内部看的不只是充电,而是着眼于整个的电源系统。
当然, VOOC 平台只是让超闪饼干实现低电压、高功率充电的其中一环,张加亮和研发团队还要解决充电器的物理结构上的问题。当我们谈及到「打造超闪饼干时曾遇到过什么困难」时,张加亮却笑着说:在我们公司有一句话——方法总比困难多,碰见问题解问题。
事实上,我们在发布会上所看到的 New Halley 已经是研发团队的第二版项目。在做第一版项目 Halley 时,研发团队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案去做,就连合适控制器都没有。而在第二版项目里,研发团队对充电器的工作逻辑和模式都做了不同程度的重构,这套方案下充电器内部的所有零件都要做到极致,张加亮介绍:氮化镓我们尝试过多个规格,比如说我们刚开始选最小的,但是之后我们要做平衡点,包括变压器看起来很简单,但要做到 8mm 以下的厚度,首先第一个有密度的问题,还有变压器磁芯漏感的问题,绝缘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