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纳入教育内容 让更多人能够出手急救

2020-08-27 11:51:58 作者: 心肺复苏纳入

天津北方网讯:近日,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和教育部联合印发通知,将学生健康知识、急救知识,特别是心肺复苏纳入教育内容。通知指出,学校红十字工作要把健康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针对青少年生理、心理特点,积极开展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

心肺复苏纳入教育内容有多重要?来看一组数据。在中国几乎每分钟发生一次心脏猝死事件,而心脏骤停的抢救成功率不到1%。时间就是生命,对心脏骤停患者来说,在急救车到来之前,对其及时进行心肺复苏很重要。在最初4-6分钟黄金时间,有效实施心肺复苏将赢得宝贵抢救机会。有数据显示,心肺复苏现在普及率并不高。因此,心肺复苏纳入教育内容非常重要,多一人学会,就可能多挽救一条生命。

一方面,很多人缺乏急救知识,担心贸然出手可能好心办坏事,加剧患者病情。另一方面,一些人也担心一旦出手相救,假如没能挽回生命,担心被患者家属"碰瓷"讹上。这种顾虑是否多余呢?先看发生在近日的一则相关新闻。8月14日晚,在常德火车站内,一位中年男子突发疾病倒地,不省人事。危急关头,前往成都参加考试的两名医学生彭婕婷和陈家利,一直为倒地男子进行心肺复苏和人工呼吸,直至救护车到达。可惜的是,最后男子还是没有被救回来。这段救人的视频在网上传播后,不少人安慰两位救人的女孩:"你们已经尽力了。"然而,也有网友发布恶评,称两个女孩子没有行医资格,没有资格施救。更有网友评论:"次日男子家属把两名学生告上法庭,原因是两个女生没有行医资格证,这剧情怎么样。"这条留言还获得了6.1万的点赞。

指责两个女孩子没有行医资格,没有资格施救的,显然不懂装懂,因为心肺复苏是一种非常基本,也非常实用的抢救措施,技能不复杂,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可以掌握,也能够实施。这种恶评透露出了评论者的促狭和阴暗。脑补家属把两名学生告上法庭的,实际上是带节奏、抖机灵。不过,居然获得了6.1万个赞,也说明怕讹诈的顾虑很有市场。

然而,剧情并没有按照这些网友的剧本走。事发后,逝者胡某的家属向两名女孩深深鞠躬致谢:"你们已经做到最好了,真的不怪你们,虽然人走了,但必须要感恩。"对于部分网友的恶劣言论,逝者家属表示:"明明是见义勇为,如果这样都要被说,今后再遇到困难,很多人就不敢伸手了,不明真相就乱评论是不道德的行为。"逝者家属的深明大义与部分网友的龌龊心思,形成鲜明对比。事实上,现行《民法总则》第184条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明年施行的《民法典》也有相关为好人撑腰的条款。

有法律撑腰,解决了敢于救的问题;心肺复苏纳入教育内容,则让更多人懂得如何科学施救。更多的好心不被辜负,更好的技能提高保障,更多的生命增加挽救机会。(津云新闻编辑孙畅)

来源:每日新报

声明:本文已注明转载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news@ersanl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