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工匠已成为追求卓越、专业、极致的代名词。在城市发展的历程中,涌现出了许多坚定、踏实、精益求精的匠人,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看起来平淡无奇的事,专注于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细节,将毕生热情倾注在一砖一瓦、一榫一卯间,经年累月,最终成就了今日的辉煌。
马廷方,现任杭州万事利丝绸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杭州市职业技能带头人、江干工匠。1989年他便与丝绸结下不解之缘,他像一条不倦不怠的蚕,一丝一缕编织着他的理想,脚踏实地实践着他的追求。“因为父母亲1984年开始养蚕,父亲是村里的蚕桑生产辅导员,1989年在高考填报志愿时,我自然而然地选择了浙江丝绸工学院(现为浙江理工大学),从此与丝绸结下了不解之缘。”马廷方的一番话,让人感受到了中国丝绸最纯朴、最人性化的独特魅力,一丝一缕萦绕着亲切回忆,传递着一个个平实而又给人启迪的情怀。
1993年,大学毕业的马廷方是陪同学到杭州笕桥绸厂(万事利集团前身)应聘,但集团创始人沈爱琴却看上了吃苦耐劳、诚实守信的马廷方,马廷方也因此成了万事利集团的首批大学生之一。正式上班后,马廷方从基层的台板工做起,做过设备安装工、值班长、技术副科长、营销员,生产厂长。勤劳肯干、扎根专业是公司上下对马廷方的评价。
27年的成长,如今的马廷方早已成为独当一面的重要技术管理骨干,先后主持了40多个省市乃至国家级项目,多次获得浙江省科技进步奖、浙江省新产品新技术奖等省部级奖项,参与10多个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起草制定。并带领团队攻克了多个领跑国内甚至国际的技术性难题,不断加强企业在自研技术的核心竞争力。成功构建的数码印花色彩管理体系,让一次性屏幕颜色准确率可达98%,比传统提升3%,成功实现数码印花向规模化大生产转变。
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来临,马廷方凭借敏锐的行业嗅觉,开始致力于丝绸印染环节的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利用人工智能图像识别技术开发的双面数码印花技术赢得了一线奢侈品集团的青睐。如今的马廷方又积极投身于丝绸面料免水洗染色工艺的研发,该工艺在满足现代消费者小批量多品种的个性化定制需求的基础上,将大大节省染料、缩减后道工艺的污水排放,助推企业在新时代实现绿色、高质发展。
“这么多年来师傅给我的印象就是一直走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说起马廷方,徒弟徐莉丽眼神里满是崇敬。在工作中马廷方一直言传身教,力争做好技能引路人。徐莉丽回忆早年在传统台板机印上开发四分色项目时,马廷方常常带着她在机印车间一待就是一整天,甚至恨不得天天睡厂子里,起手就干活,睡醒就研究,日夜不分地刻苦钻研,生动诠释了在技术上精益求精、不断求索的匠人精神。
从调浆开始,到丝网的选择、挂刀的角度,花版的对位,马廷方对每个细节的精致打磨和精准把控,这都带给了彼时年轻的徐莉丽莫大的震撼。她第一次意识到,原来工作可以做到这样的细致。哪怕一个微不足道的细节都可能决定最终的成败。自那以后,徐莉丽每次工作,都会特别关注细节的变化,“工匠精神这是我从师傅身上学到的第一课,却为我今后的工作树立了很好的范本,这同时也是我人生中很重要一课,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都足以让我受益终生。”徐莉丽说道。
可以执着,但不能固执;可以倔强,但不能偏执。这句话是马廷方为人处世的写照。他总是对新的技术充满热忱,但又不墨守成规,而是一切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需求为最终目标。“做事不能一成不变,就像‘工匠’精神的内核是做好你该做的事,是对一件事物精益求精、孜孜以求。”在马廷方的眼里,坚持和传承不代表不创新。“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做事方式,坚持为了做好一件事、一样产品,不断顺应时代、技术发展去改变方式方法,这就是我眼中的工匠精神。”
就如马廷方所说,他做的事一直都是向着既定的目标一直延续向前的。马廷方也用他的职业生涯诠释着“匠心”之道,并将一直延续下去。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辛文 | 责编:汪杰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