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NTAC 58—2020《汉服分类》《汉服》团体标准正式发布

2020-11-03 09:31:46 作者: T/CNTA

   “西塘汉服文化周”于2013年由著名作词人方文山发起,每年10月底至11月初在浙江西塘举办盛大的现场活动。到2020年10月,已成功举办第八届。自活动创办以来,“西塘汉服文化周”获得了来自各界的赞誉与支持,参与活动的志愿、爱好者等队伍日益壮大。

  在“第八届中国西塘汉服文化周”的开幕式上,正式发布了由主办方联合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共同起草并制定的汉服标准(专利)--《汉服分类》与《汉服》两大团体标准(后简称“标准”)。主办方历经近十年的学习与钻研,首次向社会推出了汉服的标准化体系。从行业角度,既规范了汉服服饰的标准、以供行业参考,同时也为大众认识汉服、了解汉服、体验汉服提供了正确、正规、规范的文化内容。

  作为《汉服》团队标准的第二版,主办方还将继续研究,不断完善标准与体系,让汉服文化的传播与传承能够源远流长。

  

 

  

 

  

 

  (“标准”内容仅部分展示,详细内容可于中国纺织标准网www.cnfzbz.org.cn注册下载)

  汉服是中国传统服饰的代表之一,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载体。汉服一脉相承,经过数千年的发展,俨然已成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外在载体。汉服所蕴含着中国人的“正直”、“规矩”、“圆融”、“通达”等精神追求和内涵,体现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形成和传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等,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体现着中国人的“精气神”。

  目前已知“汉服”一词最早的文物记载,出自长沙马王堆汉墓,第四四号简牍,上面记载着“美人四人,其二人楚服,二人汉服”等文字。而最早的文献记载出自东汉文学家蔡邕的《独断》,他在书中写道:“通天冠,天子常服,汉服受之秦,礼无文。”

  在唐代《云南志·蛮书》中对汉服也有详细的描述,(“裳人,本汉人也。部落在铁桥北,不知迁徙年月。初袭汉服,后稍参诸戎风俗,迄今但朝霞缠头,其余无异。”)。

  宋代《东京梦华录》记载有一场多国使者参加的元旦朝会,其中如此描写:(“诸国使人,大辽大使顶金冠,后檐尖长,如大莲叶,服紫窄袍,金蹀躞;副使展裹金带,如汉服。”)这和元代修撰的《辽史》中对辽国服饰制度的描述基本吻合。(“辽国自太宗入晋之后,皇帝与南班汉官用汉服; 太后与北班契丹臣僚用国服,其汉服即五代、晋之遗制也。”)

  明代官修《大明一统志》也有详细的记载∶(婚姻以铜器、毡刀、弩矢为礼,燕乐以铜罗鼓、横笛、歌舞为乐,会聚以汉服为贵,出入背刀弩自卫。)在少数民族地区,当地百姓聚会以身穿汉服为贵,可见当时汉服的地位之高,展现了汉服承载的深刻文化内涵。

  清代奉乾隆敕撰的典制文献《续通典》记载,(“元国服之制无可考,今叙汉服之制如左。”)它是指元代蒙古官服已无可考究,当时所采用的就是所谓的汉服制度。

  在《汉书》《新唐书》《宋会要》《明实录》《清史稿》等诸多史料中均记载着“汉服”一词,证明它并非当代臆造的词汇,而是当时确实存在的词汇,与所在时代浑然一体。汉服一词一脉相承,汉服文化更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蕴含着天人合一、恢弘大度、公平正直、包容万物的东方美德。

  《礼记·深衣》记载:“古者深衣盖有制度,以应规、矩、绳、权、衡。”深衣是汉服体系中最重要的代表,它是由上衣下裳分开裁剪并缝合到一起而成的。下裳部分共有十二幅,象征一年十二个月。袖口呈圆形,象征着圆融;衣领相交成矩形,象征着方正;背中缝垂及脚踝,象征着正直;下裳底边像秤锤秤杆,象征着公平。

  《尚书正义》注中所言:“冕服采章曰华,大国曰夏。”由此可见华夏一词的来源,该词不仅包括我们文明大国的衣冠制度,还有它的礼乐制度。《礼记·曲礼》云:“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表明礼仪是用来规范人与人之间相处的秩序,和衣冠制度一样,礼仪自始至终贯穿着整个古代史,中国也因此被誉为衣冠上国,礼仪之邦。毫无疑问,中国汉服的历史遗迹有迹可循,是古代独具匠心的服饰文明,延续至今,无与伦比。

  汉服,作为中国传统服饰的代表,是华夏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载体。如今越来越多的普通大众,尤其是年轻人选择在传统节日与日常生活中穿着汉服,这与多年来西塘汉服文化周坚持不懈地举办与推广是分不开的。汉服在传承华夏民族文化中起着不容小觑的作用,时至今日,中国人通过汉服这一载体,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仍在与日俱增,其影响力锐不可当

 

 

 

--推广

来源: 光明网    | 作者:王新文    | 责编:华晓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