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易智瑞杯中国大学生GIS软件开发竞赛开赛仪式在武大举行

2021-05-12 10:05:37 作者: 2021易智

其中,《GIS实验教学改革的若干问题》的报告中指出,当前实验教学改革是专业建设的重点与难点。南京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作为课程思政早期探索者,通过实践证明,GIS实验课不但可以有效推进课程思政,而且可以形成自己的优势与特色。汤教授认为,专业教育要把学生正确“三观”的塑造作为根本目标,要主动面向与契合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要从单纯的专业育人提升到全面育人,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要进行有效改革与一体化提升,作为国家标杆专业应当引领全国同专业的发展。

清华大学党安荣教授在《GIS支撑新型智慧城市发展》的报告中认为,新型智慧城市发展的目标就是让城市生活更美好,也就是构建美好人居环境。这需要考虑三方面的问题,人类发展需求、环境生态的容量、资源统筹配置。这些需求的牵引,再加上技术的推动,都呼唤城市信息模型CIM的构建。党教授还分享了对CIM模型框架的思考,他认为由三部分组成:地理信息模型GIM、建筑信息模型BIM、感知信息模型SIM。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刘瑜教授在《地理信息系统与科学的学科定位探讨》中指出,地理学中的地理信息系统和科学,是为部门地理学研究提供数据整合和分析的方法和工具,从而强调地理学作为观测性学科的性质。为了达成上述目标,需要研究地理学基础概念和规律的形式化定义,通过体现“空间思维”,强化地理学作为一个统一学科的理论基础。借助于算法实现和信息系统软件开发,将地理学研究成果输出到其它领域,产生知识溢出,体现了地理学“经世致用”的特点。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刘慧平教授对GIS开发竞赛进行了简单回顾。在对近年获奖作品进行分析时发现,应用领域涵盖30多个行业,其中环境、交通、社交、文化领域作品最多。而且,作品对新技术敏感,受社会热点影响大,如在2013年的作品中开始使用大数据,2014年的作品中开始引入人工智能技术。但是,也存在一定局限,比如作品体现理工科思路居多,人文视角偏少。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杜清运院长在《智能时代的地理信息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中介绍,武汉大会地理信息相关专业历史沿革久远,保持地理学、测绘学和信息技术综合交叉、理工并举,铸就了“能文能武”、“全球视野”的专业人才培养特色。随着智能时代的到来,必须对地理信息人才的培养提出新的应对策略。杜院长从培养目标、知识结构、教学环节、教学资源、综合提升等方面给出了应对之策。对于未来地理信息人才的培养,他提出了五大期望:培养空间思维,即“开脑洞”;提升地理素养,即“拓眼界”;融合智慧计算,即“善动手”;深化地图美学,即“懂设计”;夯实工程能力,即“能攻艰”。

开赛仪式合影

下午,还举行了“思考脑、操作手和美丽心”GIS实践教学研讨会。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系主任张书亮教授、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胡碧松教授、山东科技大学测绘工程学院牟乃夏教授、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实验中心石文轩副教授、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实验教学中心主任李连营副教授、信息工程大学成毅教授分别分享了各自在教学和科研中积累的经验与思考。









推广

来源: 消费日报网    | 作者:辛文    | 责编:谷晟    审核:张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