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签署芯片法案,520亿美元补贴,也治不好美国的精神焦虑?

2022-08-10 23:27:20 作者: 拜登签署芯片

>让众多美企和台积电期待已久的芯片补贴来了,8月9日,拜登正式签署芯片法案。这项被命名为《芯片与科学法案》的文件被签字生效。

这意味着台积电,英特尔等参与美国芯片制造业的企业有望拿到大额补贴,美国半导体也会得到不少的经济支持。

这项法案能治好美国的芯片精神焦虑吗?美打算振兴半导体制造业,靠补贴有用吗?


美国芯片的焦虑

一场席卷全球的芯片紧缺风波让美国的精神高度紧绷,对于半导体行业有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美国虽然有许多世界领先的芯片公司,如英特尔、高通、AMD、英伟达等等。但弊端也很明显,那就是在芯片制造业方面对外有很大的依赖。

缺芯风波将美国芯片制造业的短板给暴露了,一时间美国福特,通用等汽车厂商相继关闭工厂,数万辆的汽车堆积在停车场等待安装芯片。高通的芯片交期延长至半年以上,苹果也不得不削减iPad的产能,把芯片留给重要的iPhone手机。


关键在于,美国面对这些情况几乎是束手无策,只能靠进口芯片满足需求,但本土的芯片制造商要么产能不足,要么掌握的先进制程不够。

美国芯片的焦虑越来越严重,为了缓解这种精神上的焦虑,美国制定了许多措施。包括邀请台积电到美国建厂,讨论拿出520亿美元用于补贴芯片制造商,促进芯片制造经济的发展。

台积电美国建厂一事已经落实了,工厂开工已有一年半,预计在2024年投产。而芯片补贴也来了。


8月9日,美国讨论两年左右的芯片补贴法案也获得了正式签署,一项全新的《芯片与科学法案》文件出台。这项法案将面向芯片制造业拿出520亿美元(约3513亿人民币)的补贴措施,支持台积电,英特尔等企业投资美半导体,以及助力相关的科学研究。


看到这里,可能大部分人会以为美国的芯片法案只是针对美国半导体,但其实美国想要达到更多的目的。

美国让英特尔,台积电等企业获得补贴的同时,十年内不能在中国市场投资高端芯片产业。美国通过巨额补贴让企业在美国市场和其它市场之间做选择,这种行为已经脱离芯片全球化的初衷了。

美国芯片焦虑很难被治好

美国拿出这么多的钱,能治好美国芯片的精神焦虑吗?恐怕没那么容易。因为美国忽略了在美国发展芯片制造的成本问题。


别的国家地区几十亿美元就能建一座高端芯片工厂,而在美国需要上百亿美元。成本比台湾省高出了50%,比韩国高30%。

由于全球芯片产能主要集中在亚洲地区,半导体企业的供应链布局策略没有倾向于美国。所以美国强行转换芯片生产地的方式,会令芯片制造成本大幅增加。

也许美国需要十年才能让成本缓和下来,这十年内需要不断吸引芯片制造商,设备,材料供应商等等到美国市场投资,把工厂,投资方向转移到美国。但即便美国最终把造芯成本降下来,在此之前大批企业会面临远超承受能力的成本压力。


也许有人说了,美国不是有520亿美元的芯片补贴吗?企业面临的成本压力用补贴可以抵消。可新的问题也来了,美国520亿美元的补贴未必有用。原因是争取补贴的企业太多,这些钱远远不够用。

据悉,英特尔已经预定了120亿美元的补贴,其在俄亥俄州,亚利桑那州分别建设两座大型芯片工厂,得到美国的优先扶持,预计能分配到120亿美元的补贴额。

如此一来,三分之一的钱就被英特尔分走了,那其它的台积电、三星、德州仪器等制造商又能分到多少钱呢?就算一部分的企业得到了资金支持,那其它无缘补贴的企业肯定会减缓或放弃投资计划。


众口难调之下,美国迟早会面临资金分配压力。除非美国拿出更多的钱,可单单是520亿美元的补贴法案就讨论了2年,拿出更多的钱哪有那么容易。

美国芯片法案的出发点是错的,如果美国坚持芯片全球化,促进世界供应链的合作,或许还能实现芯片制造业的产能提升,促进经济进步。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