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作品中的青春——中国美术馆藏经典作品展”在北京开幕。近日,此展在中国美术馆与观众见面。此次共展出馆藏青春题材作品160余件,涵盖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摄影等多个艺术门类。
产业:三方助力将成都建设成为“中西部第一数字文创产业典范城市”。四川旅投、世纪华通、成都新飞翔三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共同搭建一体化数字科技产业体系,助力将成都建设成为“中西部第一数字文创产业典范城市”。
图片来源:文旅中国
公共:北京“西图”举办诵读及原创美文大赛。北京西城区图书馆在推广阅读文化、创新文旅融合思路的基础上,从弘扬传统文化、倡导经典阅读出发,于近日举办了“声动北京 城暖情长”2022年西城区诵读大赛及原创美文评选活动。本次诵读大赛以“读北京”为关键词,采取线上评选方式进行。
旅游:2022北部湾开海节启动。近日,“吃生猛海鲜 游生态港城”2022北部湾开海节在防城港市正式启动,期间将通过线上+线下统筹结合的方式,举行开海我来播、畅游防城港等四大板块活动,以此促进防城港市滨海旅游市场不断升温。
交流:墨西哥中国文化中心积极开展2022“大运河主题旅游海外推广季”活动。墨西哥中国文化中心在脸书等多个新媒体平台同步集中推出2022“大运河主题旅游海外推广季”线上系列活动,通过图片、视频、非遗纪录片等多种形式,为墨西哥民众展示各省市的运河文化和旅游资源,讲述“大运河”故事。
图片来源:墨西哥中国文化中心官网
仁者见仁
深耕生活 贯通地气
老藤
文艺作品接地气是赢得受众的重要因素。呼吸,生命的体现,文艺作品的呼吸,就是我们常说的“接地气”,没有地气灌注的作品,不会有生命力。评价文艺作品的标准无论有多少条,符合生活真实——接地气这一条标准不会变,背离这一点,受众就会感到虚假、造作和矫情。
地气,生活真实的气息,它不是简单的生活表现,因为有些生活表现是假象、是表演。生活真实的气息是生活本质的脉动和生机的勃发,尽管有时它会以原生态的方式来呈现。对于作家和文艺工作者来说,所谓深耕,是在捕捉到生活真实的基础上使其升华,从生活的真实转化为艺术的真实,从而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捕捉生活真实的素材,最根本的方法是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这看似是一句老话,但它包含的道理却永远不会过时。生活是文艺创作的源泉,从生活中汲取创作营养和灵感,是作家和文艺工作者创作之路的不二法门。生活是作家的来处也是归宿,生活中既有充满生机的喧嚣,也有精神家园的安逸;既有轻歌曼舞、琴瑟和鸣,也有刀光剑影、波诡云谲,生活本身的丰富和复杂构成了一本本巨著、一首首乐章、一道道方程。生活是学校、是老师、是生命的意义所在,因此,只有老老实实地向生活学习,做生活的学生,作家和文艺工作者体内才会不断补充进新鲜血液。
体察生活并不难,只要你愿意行走,总会有路在等待。但是,如何深耕生活、连接地气,则是一个需要认真面对的问题。生活就像辽阔的江河大海,轻舟已过万山的惬意尽管潇洒,但体会不到水下世界的奥妙;一日看尽长安花,固然飘逸,但感受不到花香鸟语。对于作家和艺术家来说,很多时候要做到心有猛虎、细嗅蔷薇,拿出一些精力深耕生活的细部和深处,尤其在历史的交汇处进行勘探和挖掘。
我觉得深耕生活至少有三个层面的事情要做。第一层,酝酿感受,也就是观察和融入。作家和文艺工作者不能游离于生活之外,做生活的旁观者。当年柳青为了写《创业史》,选择了对乡村的深度融入,与农民生活劳作在一起,由一个作家变成了地地道道的农民。柳青的经验虽然很难复制,但这种深度融入生活的态度却给了我们很多启示。周立波的《暴风骤雨》也是在感受了土改生活之后创作的,真实的感受让他笔下的人物栩栩如生。感受和融入是作家和文艺工作者与生活产生情感共振的前提,离开这个前提,容易变成雾里看花、水中望月。感受是一种能力,现实生活中的冷漠者、悲观者、麻木者很难被生活所感动,他们的作品也不会注入热情去感动别人。想保持感受的能力,首先要热爱生活,要发展和辩证地对待生活,既不盲人摸象以偏概全,也不攻乎异端刻舟求剑,要让自己成为水中一滴、风中微尘,用欣赏或悲悯的情怀来咀嚼生活的果实,尽管有些果实会很酸涩。
第二层是习惯过滤。生活现象林林总总,每天都有旧生命的消亡,每天也会有新事物的诞生,作家和文艺工作者要从生命的意义和人性成长的角度对生活现象加以挖掘和辨析,从中筛选出有价值的东西为我所有。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有一双善于过滤的慧眼格外重要。庄子有云: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由此看来,不仅知识要过滤,生活现象也需要一道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过滤程序。过滤的过程其实就是接地气的过程,与地质工作者选矿一样,需要一番勘探、敲打和比选。优质矿藏大都深埋在大地之下,能遇到自然涌出的露天矿固然幸运,但更多的人需要去深掘、挖矿、筛选,从而找到自己需要的宝藏。当生活储备用尽或不足时,到生活中去挖掘和筛选无疑是正确选择。我在写完长篇小说《北地》《北障》之后,原计划的北地三部曲还差一部,但感到头脑中关于东北的素材几乎耗尽,怎么办?我选择了深入到东北振兴一线的大国重器领域去挖掘,果然收获颇丰,让我对创作北地三部曲的第三部,充满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