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处暑,处暑当天下雨好还是晴天好?看看农村谚语怎么说

2022-08-23 11:11:44 作者: 今日处暑,处

处暑,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4个节气,处暑有“出暑”的含义,“出”是代表出去或者离开,“暑”是代表炎热的天气,因此,处暑节气到来之后,预示着炎热的天气将要离开,真正秋高气爽的天气将要来临。

民间关于处暑节气流传着不少谚语,其中,有一部分谚语,通过处暑当天是否下雨,来预测后续天气的好坏,进而判断处暑当天下雨好还是晴天好。由于谚语具有一定的区域性,因此,不同地区的谚语,得出的答案也有不同。

处暑节气当天到底是下雨好还是晴天好呢?本篇内容,笔者通过详细的谚语和大家说说这件事,看完后就有答案了。



  • “处暑下雨万人愁”

这句谚语流传比较广泛,南北方多个地区的朋友都听过,从字面意思很好解释,如果处暑当天下雨,会让人发愁,“万人”并不是指一万个人,而是指人多、区域广泛。

为何处暑下雨会让人发愁呢?还需要从农业种植的角度来说,以前的人们种地,没有便利的灌溉条件,也没有便利的排水措施,如果当年雨水过少或过多,都会影响庄稼的正常生长,进而影响最终的产量。

处暑节气处于8月下旬,在此期间,玉米、大豆、花生、水稻等农作物,已经进入了干物质积累的关键时期,比如玉米进入了灌浆期、花生也会进入饱果期,大豆则会进入鼓粒期等等。在这期间,充足的光照是提高干物质积累的关键因素,当然,这里不是说水分不重要,而是相对期间,在墒情相对较好的情况下,充足的光照也尤为重要。

“处暑下雨万人愁”的说法,其实并不是说只在处暑当天下雨,而是如果处暑当天下雨了,后续雨水相对较多,比如民间还有俗语“处暑有雨十八糟”、 “处暑落一沟,连绵细雨滴到秋”的说法,所表达的意思都是说处暑当天下雨,那么一直到秋收前后,降雨都比较多,这种情况下,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而一旦农作物产量受到影响,对于以前靠种地为主的农户,可能就要面临着饿肚子的情况,就会为此感到发愁,所以,有了“处暑下雨万人愁”的说法。



  • “处暑好晴天,家家摘新棉”

这句谚语的意思是说如果处暑当天是晴天,那么当年的棉花产量高,品质好,家家户户都会去摘新棉,不仅如此,还有利于棉花的收获,说明处暑当天是晴天,后续的一段时间,则以晴天居多。

我国棉花的主要产区基本上在新疆、黄河流域以及长江流域等地,种植面积较大的省份有新疆、河南、江苏、湖北、山东、河北、安徽等,对于多地来说,棉花的收获时间在8月底到9月初,收获棉花期间,需要良好的天气,如果遇到连阴雨天气,不利于棉花的收获,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还会降低棉花的品质。

因此,对于种植棉花的地区来说,比较喜欢处暑当天是晴天,预示着后续以晴天为主,有利于棉花的收获工作。所以,单从这句谚语来分析,处暑当天晴天是好的。



  • “处暑当天雨,粒粒皆是米”

这句谚语从字面意思也很好解释,如果处暑当天下雨了,那么水稻田中的每一粒都是米,不仅说明产量高,并且品质也好。和这句谚语有类似的谚语还有“处暑里的雨,谷仓里的米”,所表达的意思同样是说,处暑当天下雨了,则有利于水稻的生长。

对于南方多地种植水稻的地区来说,到了生长后期,如果遇到长时间的干旱天气,则会抑制水稻的生长,以前的人们种植水稻时,没有便利的灌溉设备,所以也就无法浇水,只能期盼下雨,如果处暑下雨了,则预示着后续一段时间雨水多一些,就会更有利于水稻的生长,进而增加产量。所以,单从这句谚语来说,处暑当天下雨是好的。



通过上述3句谚语,不少朋友会发现这样一个问题:前面2句说处暑下雨不好,晴天比较好,而最后一句则说处暑下雨好,晴天不好,所表达的意思完全相反,这是为什么呢?

一方面,谚语具有一定的区域性,比如上述提到的棉花和水稻的种植区域,在一定程度上就存在差别,当区域不同,种植的农作物不同,收获时间和生长时间也不一样,于是就出现了降雨和晴天有不一样答案的情况。

另外一方面,以前的有些谚语,可能适用于以前,但不是适用于现在了,比如,以前种地出现干旱时,农户们只能等于,而现在种地则不一样了,出现干旱后,则去灌溉浇水,不耽误农作物的生长。因此,部分谚语所表达的意思也就被淘汰了。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