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设20个婚俗改革实验区直指天价彩礼,有乡村要求随礼不超50元

2022-09-29 13:26:37 作者: 河南设20个

林敬在外务工,订婚后他和陈露一直通过微信联系,然而好景不长,他感觉陈露的态度明显变得冷淡。“有时她突然就把我拉黑。”林敬说,最后两人实在聊不下去,关系无法再维持,陈露提出让他去家里拿回彩礼。

然而,这笔钱想拿回来并不容易,林敬最终将陈露和其母告上了法庭。2022年7月,当地法院对此案一审宣判。法院认为,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五条规定,原告林敬依照习俗给被告陈露所送的彩礼,被告应适当返还。最终,法院判决陈露及其母亲须返还林敬彩礼现金12万元。

然而判决书下发后,陈露和家人并没有出面归还林敬一方的彩礼钱。为了将钱追回,无奈的林敬开车去了陈露家所在的村子,车身拉着横幅“某某还我彩礼18万”,车引擎盖上还放着个大喇叭循环播报:“跟我订婚一个多月,骗俺家十几万元彩礼,不愿意退还……”

小伙子开车在村里广播挂横幅追讨彩礼钱(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小伙被骗18万彩礼,开车拉横幅寻人”一事,在网上引起巨大反响。而像林敬所遇的彩礼纠纷,在一些农村地区并不鲜见。据媒体报道,早在2014年,河南省宁陵县有关婚姻彩礼的案件就占到了家事案件的近三分之一。2020年,商丘中院专门出台文件裁判指引,明确规定返还彩礼时,对超出10万元的部分全额返还,10万元以内的部分按比例返还,努力以司法政策积极引导群众降低彩礼门槛,推动移风易俗。

多方大力遏制高价彩礼

高价彩礼也引起了政府部门的关注。据河南省政府门户网站7月25日消息,近日,经地方申报、调研考察、综合评估等工作环节,河南省民政厅同意将开封市,平顶山市宝丰县、叶县,濮阳市,商丘市永城市,信阳市潢川县,济源示范区等20个地区确认为全省婚俗改革实验区。此后,各实验区都相继推出相关政策,其中整治高价彩礼、随礼攀比等不正之风成为重要工作内容。

河南省婚俗改革实验区之一的宝丰县,随后印发了《宝丰县民政局推进婚俗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县民政局负责人介绍,将多手段引导广大婚育新人选择文明、节俭、庄重的文明婚育新风尚,对高价彩礼、铺张浪费、低俗婚闹、随礼攀比等不正之风展开综合整治,营造良好社会风气。

“我们通过调查研究,结合本地经济发展现状、人口结构和风俗民情等实际,提倡城乡居民彩礼不高于6万元,通过确定彩礼‘限高标准’,引导婚嫁双方逐年降低彩礼数额,少要或不要彩礼,杜绝大操大办,弘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同样入列20个婚俗改革实验区的焦作孟州市,其民政局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各乡镇(街道)根据以上标准,指导各村在村民协商自愿、体现自治原则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制定细化本村红事标准,村红白理事会负责实施和监督。

孟州市民政局要求,各乡镇(街道)先期确定20%的村(社区)作为推进婚俗改革试点,培育典型,以点带面,在确保到2022年底试点村(社区)初见成效的前提下,到2023年试点村(社区)规模扩大到60%,婚俗改革初步实现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2024年,在前两年试点村的基础上全面铺开。

国家层面也开始介入此事。近日,包括国家乡村振兴局在内的八部门联合印发《开展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农村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自今年8月至2023年12月开展专项治理工作,重点整治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厚葬薄养、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减轻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农民群众在婚丧嫁娶中的人情、宴席、彩礼等的支出负担,使得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孝老爱亲、勤俭节约等文明风尚更加浓厚,乡村焕发文明新气象。

多部门联合治理高价彩礼(图片来源:农业农村部网站截图)

《方案》明确,要进村入户摸排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厚葬薄养、铺张浪费等陋习的实际情况,明确治理的问题和重点乡(镇)、村。在此基础上,制定推进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的实施方案,明确治理目标、重点和责任分工,提出切合实际、标本兼治的工作措施,建立专项治理推进机制。

《方案》要求,指导各村开展村规民约制修订,充实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孝老爱亲等移风易俗内容,出台约束性措施,明确告诉农民群众提倡什么、反对什么,红白喜事等应该怎么操作、不该做什么。

“农村彩礼越来越重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相互攀比,男女相亲,你家出的彩礼高,别家出的彩礼更高,恶性循环,以至于越推越高。”受高彩礼之苦的林敬非常支持政府对高价彩礼和人情攀比加以整治,但他也表示,这个过程中肯定会存在各种各样的现实困难。“如果真能实现低彩礼,甚至零彩礼,节俭办婚礼,我们肯定支持,欢迎。”林敬对极目新闻记者说。

“集中办事”随礼不超50元

彩礼由男女两家商议确定,外人难以干预,而酒席的规模则是政府部门可以干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