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在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官网上,发现了一篇2019年发布的文章。文中表示“味精=隐形盐,限量食用才健康”“虽然味精的安全性大可放心,但也不宜多吃,因为味精也是一种隐形盐,其钠含量大概为盐的1/3。都知道,高钠饮食并不利于健康,过量摄入(>2克/天,相当于食盐>5克/天)会增加患高血压、心脏病、中风的发生风险。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成年人每日盐摄入量应少于5克,儿童则应更少一些。而我国居民普遍口味偏重,盐摄入量一直是偏高的。因此,我们也要当心生活中隐形盐的摄入,除了味精,酱油、豆瓣酱、甜面酱、鸡精等高钠调味品也应控制食用量,口味清淡更健康。”
“味精大王”莲花集团的“前世今生”
公开资料显示,莲花集团前身是1983年成立的河南省周口地区味精厂。1996年10月,整体改制为国有独资公司。
莲花集团一度风光无限,曾是“我国最大的味精生产基地”“国家大型一类企业和国家确定优先扶持发展的300家企业集团之一”“综合经济指数居全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第88位”……1999年“莲花”商标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2000年全国名牌产品品牌价值评比中,经北京名牌资产评估事务所评定,“莲花”商标价值34.98亿元,排名第19位。
“原料低,售价高,品质好,是莲花味精得以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据媒体报道,1983年大米原料的市场采购价为440元/吨,按4.5吨大米出一吨味精计算,其成本不到2000元,而当时一吨味精可卖到2万元,近10倍的毛利无疑令莲花味精很赚钱。
1998年8月25日,莲花味精于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发行价格为7.01元/股。截至1998年年底,莲花集团为莲花味精的控股股东,持股比例约为67%。
顶着“味精第一股”的光环,莲花味精在上市最初的10年里表现相对平稳,仅在2003年净利亏损约1.45亿元。
彼时,莲花味精表示,2003年,公司面临上市以来最大的困难。2001年和2002年的原料替代试运营成功给2003年做好了准备,公司乐观地预计2003年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将增加15%以上,但是,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给公司良好的生产经营造成一定的困难。此外,由于全国小麦和玉米大幅度减产,2003年下半年,特别是第四季度,小麦价格涨幅较大,而味精市场价格由于市场的激烈竞争不涨反降,造成公司2003年出现亏损。
转折点发生在2009年。这一年,莲花集团由于债务问题失去了对莲花味精的控制权。
后来,莲花味精又几度易主,上市公司的证券简称也在2016年由“莲花味精”变更为“莲花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