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评社 | 临平自信地接住“杭接沪融入长三角”第一棒

2022-11-10 15:43:28 作者: 潮评社 |

   临平开始发力,独特的区位优势,商业历史古老,让它甩开膀子,奋起直追。

图源浙江新闻客户端

  01

  临平商业历史悠久。

  千百年来,临平从一个小盐市,逐渐发展成为南宋名镇。如今,这个浙江省最“年轻”的行政区,正在打造品质之城,迈出了“全面融杭接沪”的脚步。

  临平的优势,有几个方面。

  论交通。自古以来,临平都是杭州的重要交通枢纽城市。

  宋代时,临平是北出杭州的重要门户,杭州水路东向北行的第一站就在这里。当时,临平的上塘河,是连接大运河入杭的唯一通道,南来北往的船只如过江之鲫,往来不绝。

  到了当代,2021年,杭海城际铁路通车,临平汇聚高铁、城铁、地铁“三铁”,境内多条快速路、高速与长三角地区直接相连。

  可见,新时代的临平依然坐稳“南北交通纽带”之位。而交通便捷,是经济兴起的重要条件。

  论商业。2021年,临平实现服务业增加值418.78亿元,增长10.6%,增速排杭州市第二。

  论产业和其他经济发展要素。目前临平的上市企业已经达到22家,人才资源总量突破20万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入选全省首批区域新智造试点、全省双创示范基地,综合排名进入国家级开发区“第一方阵”。

  身处长三角都市群南翼,临平在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迈出了坚实步伐。

  更大的利好是,长三角G60浙江(临平)科创基地建成投用后,临平开始承接上海“创新溢出”和“产业溢出”,快速提升自身的产业创新能力。

  要在大格局里谋发展,就要有大视野。为了更好地“北接上海、南融杭州”,临平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整治,腾出发展空间,以谋高质量发展。

  此可谓现实机遇。

  02

  放眼望临平,基础底蕴深。

  如果说过去数百年的辉煌尚在这个古代名气就很大的地区依然值得欣慰的话,那么,现在归入杭州城市区的临平,有了更加广阔的视野和雄心。

  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靠什么?交通运输,产业链,历史积累,文化习俗,周边的配套,当地的发展理念……

  最好是这些元素齐备。如能全方位拥有,那是不可多得的幸运,而多数地区,能够具备其中几个主要元素已经知足。

  经济不像文化那么需要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源远流长。它可能突飞猛进,但是同样需要一定的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是一种貌似虚拟其实非常重要的条件:融入的机会,融入的几率。

  临平已经具备这样的条件。

  交通是一个城市的骨架,产业是一个城市发展的基础。临平历来是浙江的工业“重镇”,拥有杭州近1/10规上工业企业。

  浙江引以为自豪的数字化,也在为临平的工业插上腾飞的翅膀。

  作为临平经济发展的主引擎之一,临平经开区拥有300多家规上工业企业,甚至超过一个城区的数量。

  2021年,临平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元,正式迈入“千亿级”产业平台,为临平打造“高质量高能级建设千亿级现代产业新城”,打下了坚实基础。截至2021年底,开发区坐拥48个创新空间载体,累计建成300万平方米创新空间。

  这些,都是临平腾飞的坚实积淀。

  03

  作为杭州城北的一个重要文化地标,苏轼在杭州任通判时,就在临平山下留有“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迎客西来送客行”的诗句,其历史悠久而不俗。

  当代临平不只靠历史彰显文化和经济的辉煌,在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以后,它迎来了更加不可多得的机遇。

  地理位置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它延绵而下的产业布局和现代发展催成的各类经济要素综合。

  我们常常以“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来比喻一件事情马上进入实质性阶段。

  临平面临的机遇就是这样。

  展开来分析,这也与杭州正在下的一盘大棋紧密相关。

  2019年,杭州定下“全市域全方位融入长三角”,成为“长三角南翼强劲增长极”的目标。“做强做大都市区,服务借力大上海”,是其迈出的重要一步。

  毋庸置疑,在长三角城市群中,上海是当之无愧的“龙头”。杭州要借梯登高、借船出海,取上海之长补己之短,壮大自己、链接全球。

  而驻守杭州北城门的临平,自然就成为了杭州北接上海、融入长三角的“第一棒”。

  可以说,是诸多因素助推临平担当这个重要使命。

  和所有期待利用曾经拥有的历史文化底蕴、经济产业基础、开放意识站位来实现当代大突破的地区一样,临平已经迈入这样的阶段。

  长三角一体化让这个地区所有的省市都受益匪浅。而处于这个圆心节点近距离的临平自然渴望奋发图强。

  临平要打响“临平智造”品牌,建成全省产业科技创新高地,也需要站在高起点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打造全域科创生态。

  临平要发挥接沪融长桥头堡的区位优势,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构建开放融合的创新生态环境,主动融入长三角区域乃至全国全球创新网络。

  临平已经自我加压:到2025年,将集聚13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将,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达80%,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达100亿元。

  这样的目标是务实的。在与时代前行的过程中,这个浙江省最年轻的“区”会把握长三角崛起的伟大机遇,谱写一曲携手历史、拓展现实、展望未来的慷慨激昂之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