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交易型互联网平台商业模式迭代由前端流量延伸至后端履约,从远场电商进入近场电商时代。以阿里MMC为代表的近场社区电商,可能是中国农产品电商近年来最值得关注的创新,对生鲜农产品上行的意义尤为重大。
近场社区电商强调“数字化网络体系”的打造。在供给端,近场社区电商更多地强调在农业物联网、大数据的支持下,用数字化打通农产品“研-产-供-销-服”全链路,建设和完善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整合农产品供应链,大力开展农产品产地仓等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最终实现“最前一公里”与“最后一公里”的精准对接、农产品上行链路的快速流转,以实现农产品供应链的数字化迭代。在销售端,通过多维度技术赋能600多万城市社区小店,多角度提振小店经济,其实质就是对社区夫妻小店进行数字化改造,帮他们拓展线上社群,聚拢社区需求,再反向去上游产业定制商品,最终实现产销一体化。长远来看,这种模式可以实现以销定产和以销优产、线下人、货、场的精准匹配,引导农业高质量发展和数字化转型。
三、“农产品上行”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一)精简农产品物流链,持续提升价值链
2021年7月1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要大力发展农村基地物流体系,进一步便利农产品出村进城、消费品下乡进村,是推进乡村振兴、增加农民收入、释放农村内需潜力的重要举措。
实践中,存在于流通领域中的高额流通成本映射出国内农业产业链当前痛点,即效率低下。农产品的特征决定了产业链上的各级环节因供需发现功能及风险分担功能而存在,而各级渠道商基于风险收益的权衡又提高了产业链的流通成本。因此,农产品产业链衍变之路也非常明晰:一切都将向流通成本更低的方向变化,构建农产品流通的“短链”物流体系,通过“最初一公里直连最后一公里”的方式缩短链条,可以实现农产品供应模式的精简有效。
(二)加大对新型电商平台的监管力度
新型电商平台的社交属性和流量分发机制决定了它不会发生类似于传统电商平台的规模经济和网络效应,进而出现垄断。因此,消费者购买意愿和忠诚度的培养更依赖于包括产品生产者诚信、物流配送、售后服务、品牌等网络口碑,加之与工业品相比,农产品特别是特色农产品具有显著的地域特色以及异质性,为防止假冒伪劣、以次充好等现象的发生,农产品上行需要政府背书,构建完善的市场监管机制,通过农产品认证、产地溯源、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等方式加强对本地农产品的保护力度,严厉打击各种网络侵权行为有赖于地方政府、平台和生产者经营者三方的努力。
2021年3月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出台了《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明确将“社交电商”和“直播电商”等新型电商模式纳入监管范围之中,除平台、平台经营者外,社交电商和直播电商经营者也应履行网络交易经营者的相关义务并应承担相关责任,加强行业自律和治理,解决供应链、品控等问题,规范主播行为,提升专业水平。为新型电商规范化运营提供了法律依据。
(三)高质量培育乡村本土创新创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