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离世3年后 她成浙江首名接受捐献移植的器官捐献者直系亲属

2022-12-01 09:20:53 作者: 丈夫离世3年

   “很幸运,也很感恩!”11月30日,来自湖南的吴女士,在接受了肾脏移植手术并得到康复后,顺利出院。从此,吴女士可以摆脱每周3次的透析,渐渐回归到正常生活。作为一名器官捐献者的妻子,吴女士也成为浙江首名接受捐献移植的器官捐献者直系亲属。

  当天下午,记者在浙大一院见到了准备出院的吴女士。今年36岁的她,曾长期和丈夫陈刚(化名)在金华打工。夫妻俩养育了两个儿子,生活并不富裕,但温馨幸福。然而,一场意外打破了这一切。2019年春天,陈刚在厂里休息时,突然晕倒,后来确诊是脑溢血。虽经全力抢救,他的病情仍不断恶化。

  “当时,我感觉整个天要塌下来了!”吴女士说,那个时候,医院里的医护人员向她提及器官捐献。之后,又有器官捐献协调员找到吴女士,给她解释,什么是器官捐献,它能怎么帮到人。

  做出捐献的决定并不容易。吴女士说,那些日子,她想了很多,也一次又一次地回忆了丈夫的一生。“我丈夫生前是一个很善良的人,经常参加公益活动,遇到身边有困难的人都会力所能及地出手相助。他常说,如果我们将来有更大的能力,也一定要更好地回报社会。”吴女士深情地回忆说,丈夫救不回来了,能够把有用的器官捐献给有需要的人,也应该是他的心愿。

  吴女士说服了公公、婆婆和其他家人。2019年5月,年仅36岁的陈刚去世,捐献了肝脏、肾脏和心脏,挽救了4位器官衰竭患者的生命。之后,吴女士带着孩子回到了湖南老家。

  缺少了顶梁柱,吴女士和两个孩子的生活顿时陷入困境。谁知没过多久,她自己被查出了肾病,使这个破碎的家庭雪上加霜。好在,浙江省红十字会设立于2015年的针对人体器官捐献者相对困难家庭孩子的“小桔灯”助学项目,给了他们及时的帮助。根据该项目,吴女士两个儿子在义务教育阶段每学年各可获得2000元的补助,进入高中和大学教育阶段后,也能得到相应的帮助。这些年,金华市红十字会也吴女士保持着紧密联系,了解她和孩子们的生活情况。

  今年初,吴女士病情加重,医生告诉她,只有接受器官移植才能彻底康复。当时,她的心情非常失落,一方面,听说移植的费用高昂,她无力承担;另一方面,等到肾源的时间非常长。好在,一个电话让她不再焦虑。

  今年7月,金华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打电话给吴女士,询问她和孩子们的情况,吴女士无意之中透露了自己的苦恼。“根据您的情况,在浙江治疗,可以享受移植优先权,可以免收移植器官的获取费用,请等我们的消息。”电话那头温暖的声音,让处于绝望之中的吴女士燃起了重生的希望。

  11月23日,一个好消息传来,她有了匹配的肾源。当天,吴女士就赶到了杭州,并在第二天接受了移植手术。

  “我的心情非常复杂,我获得了重生,也意味着有一个家庭,失去了亲人。”吴女士说,她感谢她的丈夫,让她有机会获得及时的治疗,更感谢捐给她器官的捐献者及其家人。“等孩子长大了,我会告诉他们,爸爸不仅帮了别人,也救了妈妈!”

  记者从省红十字会了解到,根据浙江省去年出台的器官捐献者家庭关爱政策,对在本省内捐献人体器官的捐献者父母、配偶、子女,需要在本省内器官移植的,免收器官获取费用。吴女士也成为了该政策的首位获益人,省人体器官获取服务管理中心为她减免了器官获取费用。

  “我们希望通过捐献者家庭关爱政策的实施,让越来越多的捐献者家属得到帮助,让爱心不断传递。”省红十字会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