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多名外国留学生走进缙云 感受黄帝文化

2023-02-07 12:26:20 作者: 40多名外国

   黄帝缙云,人间仙都。2月1日-3日,来自俄罗斯、乌克兰、美国、赞比亚、津巴布韦等10多个国家的38名留学生代表,以及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10位中外本硕博学生一起走进缙云,感受黄帝文化。

留学生在鼎湖峰前合影

留学生在仙都景区

  本次“黄帝缙云”国情教育体验活动由缙云县黄帝文化发展中心(缙云县国际人文交流中心)、浙江农林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孔子学院)主办,缙云县河阳乡村研究院协办。活动旨在通过文化交流活动向外国留学生讲述中国故事,让他们感受中国日新月异的发展和底蕴深厚的文化历史。

  从乡土文化认知中华文明

  乡村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乡土文化是乡村的灵魂和内核。缙云文化底蕴深厚,源远流长的黄帝文化是它的根,婺剧文化、书法文化、石头文化、甲龙文化等是它的枝脉。“它们之间是一个整体。”2月1日下午,清华大学人文讲席教授、河阳乡村研究院执行院长赵月枝在独峰书院给留学生用英文介绍缙云的历史文化时说。她讲述了缙云故事的10个面向,并把它们上升到国家的高度。这场全英文的“‘感知中国’国情教育”讲座让留学生们印象深刻,“老师讲得特别好,特别有意思,听完这次讲座,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缙云的历史,特别是黄帝文化,以前我在书里看到过黄帝,但只知道一点点,这次讲座让我了解得更多。”来自俄罗斯的留学生洛狄说。

赵月枝教授在讲座

留学生在聆听讲座

  有了初步的认知,接着是实地体验。2月2日上午,仙都黄帝祠宇内,一场黄帝祭典表演和形象再现黄帝时代筚路蓝缕的农耕生产场景的《轩辕赞》吸引了留学生的注意力。观摩结束后,他们纷纷去瞻仰黄帝像,并且击鼓、撞钟,对文化的抽象认知落实到具象的在地体验,使他们更直观地认识了我们的人文始祖轩辕黄帝,更深入地了解了黄帝文化。仙都巍峨的鼎湖峰、清澈的好溪水,自然山水也给他们留下了静谧、养心的印象。

留学生观摩黄帝祭典

留学生在黄帝祠宇前击鼓

  缙云留存有很多关于黄帝的传说。烧饼和爽面就是其中的代表。相传黄帝在鼎湖峰炼丹时饿了就以山泉和面,把面揉成团贴在丹炉内壁烤出饼,这种饼后来遂谓之“烧饼”。大臣则把面团拉成长长的面线,煮好敬献给黄帝,黄帝吃了连说“爽!爽!爽!……”,爽面因此得名。时至今日,这两种小吃都发展成了大产业。2021年,缙云烧饼产值达到27亿元,缙云爽面产值超过2.4亿元。在仙都游客中心和位于舒洪的爽面博物馆,留学生们动手烤烧饼,尝试给爽面上箸,它们独特的味道让他们喜欢不已。来自乌克兰的留学生沈玉洁尤其喜欢爽面,“味道挺不错,吃过一次还要再来”。味道之外,留给他们更多的是关于小吃的民间文化,还有缙云人民吃苦耐劳、淳朴善良的形象。

留学生在做烧饼

留学生在体验做爽面

  在缙云,河阳是农耕文明的代表。2月3日,留学生们最后一站是参观河阳古民居。在古朴的四合院里学剪纸,这门非遗技艺考验着他们的手工制作能力和想象力。洛狄喜欢中国文化,他在古民居里走走停停,看看生活在四合院里的村民,还有阁楼上的农具,听听婺剧,品品黄茶。

留学生在学剪纸

留学生参观河阳古民居

留学生在学切菜

  “我觉得为了理解别的国家的文化,一定要去那个国家。因为他们原味的传统东西要去了解,不明白这些东西就无法了解那里的人们。”这是他的感悟。

  从乡村视角理解中国革命

  2月1日,留学生首站来到素有“果蔬小镇 博士之乡”美誉的双溪口乡。中共缙云县特别支部树洞会议旧址是必去的一个红色景点。“这棵大树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1939年,中共缙云县特别支部成立,当时,它的工作驻地就在双溪口村的一户人家里。为了更加隐蔽,书记雷克坚等人就借着散步的名义来到这个树洞里,躲在里面开会……”“导游”、村委潘少华详细讲述红色革命故事。清华大学的学生们当了临时翻译,给留学生们转述。

留学生在听树洞会议讲解

  “读懂今天的中国,必须读懂中国共产党。”缙云是一方红色的热土,也是一个革命老区县,遍布各乡镇的革命遗址诉说着红色峥嵘岁月稠。实地参观让留学生们对中国共产党党史更加有感性认识。

  从日常体验感受中国发展

  岩宕和“缙韵”市民空间是两个让留学生觉得非常好玩的地方。岩宕是缙云人民采条石留下的废弃采石场,近年来,通过修复生态环境,微改造的形式加以活态利用,成为新型乡村文化公共空间,同时也是网红打卡地。2月2日下午,仙都岩宕内,中外文化交流联谊会在这里举行。缙云本土艺人和留学生共同表演了丰富多彩的节目:《轩辕颂》演唱、融合武术的情景诗朗诵《黄帝战蚩尤》、婺剧穆桂英选段,还有热辣的现代舞串烧。岩宕具有独特的回声效应,这让来自喀麦隆的维纳斯朗诵的《游仙都》《鼎湖峰》特别精彩,观众对这位普通话非常标准的女孩啧啧称赞。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