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亿充电桩市场“赚钱难”

2023-02-10 22:30:00 作者: 千亿充电桩市

“大家都想先把自己的电站铺开,把品牌声量打响,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用户圈子,如何长期运营可能考虑得太少。”郝鑫说。

根据中国充电联盟数据,截至2022年12月,全国充电运营企业所运营充电桩数量TOP3,分别为:特来电运营36.3万台、星星充电运营34.3万台、云快充运营25.9万台。

但是记者却注意到,目前作为行业第一的特来电,在过去一年多中,经营却始终处于亏损状态。

根据电力设备上市公司特锐德2022年的中报披露,其控股子公司特来电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的营收为31.04亿元,净亏损为5132.1万元;2022年上半年营收15.83亿元,净亏损为1.06亿元。而在2022年3月,特锐德还曾发布公告称拟将其控股子公司特来电分拆至科创板上市。

眼下,王峰正在打算完成自己职业生涯的一次转型,即从一名普通的电桩销售转型充电站运营,在他看来,单纯的销售电桩恐怕很快便难以为继。“现在充电桩全行业除了卖设备的,基本不盈利,如果这行不挣钱,单纯靠补贴自然是不长久的,怎么让电站成为一个成熟又好做的生意,是所有从业者都需要关注的。”王峰说。

郝鑫亦向记者表示,眼下充电站营收模式单一的现状也并非不能解决,对于广大车主来说,来到充电站即意味着最少半个小时的充电时间,如果充电站能做好相关需求的服务,例如,购物、饮食、休闲等,很快就能开辟出第二增长曲线。

此外,记者还注意到,目前各地政府补贴政策也正在转向,从补贴电桩建设转而拓展至运营、建设双重补贴,以促进充电桩产业更加良性的发展。

例如,2022年9月,江苏省常州市发布了《常州市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运营财政补贴办法》,其中指出,对纳入省统一管理的充电设施建设运营单位,在市充电设施监测平台中上年度充电量达到50万千瓦时及以上的,可申请充电设施运营补贴,补贴标准不超过0.1元/千瓦时。

“2023年充电桩产业的战局还会更加激烈,相比起生产设备,产业未来的重心更可能围绕电站运营展开,其中或许会诞生出更多新鲜的商业模式。”蔡明佳说。